二代企业家需借鉴历史上的五种接班模式
2016-06-16 09:50 来源:http://www.ceo315.org/ 阅读: 次
(1)托孤大臣式。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周武王托孤于周公。
武王伐纣后第二年就去世了。伐纣这件事情是文王、武王两代人花费了很多心血才操作成功的,两代领导人还没享受到胜利果实,身体就垮掉了,所以要选接班人。武王面临的问题是:是把政权交给自己的弟弟还是交给儿子呢?
儒家讲的是“正统”,所谓“正统”就是血统的一致性,一脉相承,所以交给儿子比交给弟弟好。但那时候武王的接班人成王年纪还小,怎么办?于是武王就把自 己的亲弟弟周公叫来,让他背着自己的儿子周成王上殿,然后对周公说:“我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希望你能辅佐他来治理天下。”后来周成王登基时也是由周公抱 到皇位上去的。周公在旁边辅佐,天下大事都是周公处理的,成王只是一个符号。最后结局还不错,等成王长大以后,周公把政权交还给成王,周朝就这样延续下来 了,因此说这个托孤大臣很尽职。
但是其间发生了一次重要变故。成王长大之后,武王的另外两个弟弟管叔和蔡叔就写信给成王说:“我们俩也是你的叔叔,我们关心你的身体,但不干涉你的事 情。你看看你这位周公叔叔,国家的事情,决策权全在他手上,什么事情都要他签字,你都这么大了,什么事还都不让你管!这国家到底是你的还是他的?”于是, 谣言在京城传开了,周成王开始对周公有意见了,连着好几天没接见他。
周公听说后,就放下手头所有的事情,沐浴斋戒,到城郊外面的一个小房子里住着,什么事情也不管,以此向成王证明自己是无意于江山的。当时周公要拿成王的江山简直是易如反掌,之所以没拿是因为周公有崇高的道德原则。
第二个典型的例子是汉武帝托孤于霍光。
汉武帝临死之前要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刘弗陵,也就是后来的汉昭帝。当时汉昭帝年幼,选谁来辅佐昭帝呢?汉武帝相中了奉车都尉霍光。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跟 武帝还有亲戚关系。而是霍光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听话,特别守规矩。守规矩到什么程度呢?汉武帝身边的宦官和宫女发现,霍光每次进宫都站在同样的位置,仔 细观察居然发现,十几年中的每一天,霍光踩的脚印都是一致的,从来不往前,也不往后。
因此,武帝非常喜欢霍光,后来把一张周公背着成王登基坐殿的画赐给了霍光,对他说:“天下的大事将来就要交给你了!”等到武帝驾崩之后,昭帝继位,霍光就把昭帝抱上了皇位,并被拜为大将军、大司马。
不幸的是,昭帝身体不好,很快就去世了。这时候又选了武帝的孙子—刘贺做接班人。结果这个皇帝上任之后除了吃喝玩乐,什么都不管。这时霍光做了一件惊世 骇俗的事情—他利用手中的军权,把这个皇帝废了。当然,他不是用自己名义废的,因为这不合礼法,儒家是最恨这种事情的。董事长再烂也是董事长,你市场部总 监没资格联合大家把董事长废了,不管你废得对还是错,都是做了大逆不道的事情。所以霍光在想废帝这事情的时候,汗流得把整个后背的衣服都湿透了,最终他以 皇太后的名义宣布圣旨,废了皇帝。
废皇帝的时候,霍光做了两件事:第一,把皇帝身边二百三十个人都抓起来,一个不留都杀了,但是没有杀这皇帝,而是把皇帝贬到外地去了。这叫“剪了你的翅 膀,你就不再是凤凰”。霍光把皇帝送到家里,临进门的时候,抓住皇帝的手,流着眼泪说:“我在要负您还是要负天下这两个选项之间做了痛苦的选择。可以有负 于您,但是我不敢有负于天下,因为先帝把辅佐重任交给了我。虽然您现在不是领导了,但是咱们还是朋友,还是同事,以后您有什么困难还可以来找我,我还可以 帮您办事。”
把这个皇帝送走之后,立刻有大臣上书斥责霍光以大臣的身份擅决废立,这不是汉家之福!其实想想也是,如果你的公司雇了一个职业经理人或者市场总监,他能 决定谁能当董事长,尽管他自己保证说绝不做错事,但是你能放心吗?万一他选择错了呢?万一他有私心呢?幸好霍光没有私心,但是问题出在霍光的下一代上,霍 光的儿子闺女们是有私心的。霍光的下一代利用权力,要跟皇帝分庭抗礼,甚至毒杀皇太子,结果霍光死了之后,霍家后人被满门抄斩了。
托孤大臣模式的优点在于:领导年幼时,有一个位高权重的人能够帮助他尽快进入角色,完成过渡。
托孤大臣模 式的危机就在于:领导年幼,孤立无援,大臣有势力有党羽。选的这个大臣有多可靠?不知道。其实这就是**!就是在赌“托孤大臣”这个人的道德观和思想境 界,拿你的事业和接班人的前途在赌。你唯一的指望就是这个人道德自律。但是,这个人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是真的还是装的,谁都说不清楚,不依靠制度而相信道 德,这样做风险很大。而且历史上的托孤大臣,往往在皇帝成年之后会遭受猜忌,有好下场的不多。
(2)垂帘听政式。依靠母系家族的力量,由母亲或者祖母辅佐皇帝。
比如康熙和孝庄太后,还有光绪、同治和慈禧太后,都是典型的垂帘听政模式。垂帘听政模式的好处在于,都是自己人,一家人有亲情关系,感情上可靠一些,彼此比较了解,容易沟通。
垂帘听政模 式的最大危机在于两条:第一,虽然是亲妈,但亲妈有娘家人——有舅舅、有姥爷,容易让外戚**。毕竟一个人是正人君子,不能保证他的三亲六故都是正人君 子。第二,垂帘听政的帘一旦垂下来了就不愿意收回去,听政最后往往变成了把政。为了保持政权一直在自己手里,垂帘后的人希望帘子前的人永远不要长大,必要 时可以除掉再换一个年纪小的。
(3)群子竞争式。
康 熙有很多儿子,儿子多了有好处,因为选择的面广一些,可以选出更好的人来掌管天下。康熙自己是从大臣托孤和祖母辅佐两个模式中过来的人,他深知其中的艰 难,所以他希望自己的接班人能很强势,上来就可以掌握局面。所以他的办法就是让儿子们都参与管理,让他们之间竞争,谁脱颖而出,谁最棒,谁就当太子。这也 就是我们常讲的,相马不如赛马,拉出去跑一跑就知道谁最好。
康 熙有很多儿子,儿子多了有好处,因为选择的面广一些,可以选出更好的人来掌管天下。康熙自己是从大臣托孤和祖母辅佐两个模式中过来的人,他深知其中的艰 难,所以他希望自己的接班人能很强势,上来就可以掌握局面。所以他的办法就是让儿子们都参与管理,让他们之间竞争,谁脱颖而出,谁最棒,谁就当太子。这也 就是我们常讲的,相马不如赛马,拉出去跑一跑就知道谁最好。
同时问题也 出来了,儿子们各拉一派,朝廷里面党派纷争,勾心斗角。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这样的情景:公司为了保证接班人的出色,搞了六个副总裁做接班的候选人,老总说: “争去吧!谁最好,我就把这位置让给谁。”于是公司一下子就分成了六股力量,勾心斗角。接班人还没选定,队伍就已经垮掉了。所以群子竞争模式最大的问题就 是派系斗争。自己人跟自己人斗,接班人还没选出来,队伍先出了问题。
(4)武力夺权式。最典型的是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是老二,老大是太子李建成。皇帝很喜欢建成,李建成的力量也很强。那李世民怎么办?他做的一件事就是培植自己的势力。他在外面带兵打仗,收了瓦岗寨英雄为己所用,最后成功地搞了玄武门之变。位置不是我的,那我就和你拼硬的!*杆子里出政权。
李市民模式 给了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实力很关键!有实力就有位置,没有实力有了位置也会给别人抢走。你选了一个人,他确实有才华有道德,但就是没实力,那你把他搁在这 个位置上,就跟把一片树叶搁在这儿一样,一阵风就能吹走。所以培养接班人最重要的一条是:在他到这位置之前就给他足够的实力。所以,不能把树叶放在领导位 置上,要把一个千斤秤砣放在这个位置上,而且不能等接班人坐在这个位置上再变成秤砣,要让接班人在进入这个位置之前就变成分量足够的秤砣。
李承乾被 废,李世民要选最懦弱的李治做接班人。给一头猪插上翅膀,它能像鹰一样飞吗?恐怕是不能!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让猪形成鹰的实力,而不是指望猪变成鹰。李世民 也给李治选了一个实力很强的班子,选的太子太师是长孙无忌,太子太傅是房玄龄,太子少保是萧瑀,这样太子周围的事情就有人管了,太子势力就形成了,最牛的 人都弄到太子身边去了,太子自然就牛起来了。所以给接班人选羽翼特别重要。
(5)权臣拥立式。最典型的是秦二世胡亥。
实际上,秦 始皇选的太子是大儿子扶苏。但是扶苏在外,胡亥在内,扶苏及其最主要的支持者都远在千里之外的大漠上。赢政没想到自己会有事,也没有提前做准备,赢政写遗 诏说传位给皇太子,写完就死了。结果,在秦始皇的所谓近臣赵高和李斯的扶持下,本来没戏的胡亥上了台,成了秦二世。这就是权臣拥立模式。
在这种模式 下,要防止手下有位置有分量的人干涉接班人计划。因为他会担心一把手选的这个接班人上来之后用他自己的四梁八柱,希望给自己的将来留条后路。这种倾向是很 可怕的。历史一再证明,接班人在外、权臣在内的模式下,一定会在接班的时候出问题。所以领导交权的时候,接班人一定要在眼前。另外要给有位置有实力的人一 个稳定可靠的职业承诺,否则权臣在职位稳定性出现威胁的时候,照样会利用自己的力量改变政治格局。那时候,接班人就很危险了。
阅读过本文的访客还阅读过: 企业家该如何提高危机管理意识?
企业家怎样布局商业情报战?
企业家如何成为故事大王?
稻盛和夫的修炼历程:从企业家到佛教徒
马云谈企业家新标准:拥有“新三观”
管理故事:制定符合人性的好的管理制度才是
管理故事:制定符合人性的好的管理制度才是
决定企业家成败的「金三角」与「黑三角」
张国华:管理首先是一种实践,企业家也应当
企业家如何把个人情怀变成团队理念
相关热词搜索:
二代企业家需借鉴历史上的五种接班模式 相关课程
大健康产业总裁高级研修班
电子商务与互联网思维管理高级研修班
中国文商企业家后EMBA高端项目
新华商EMBA总裁高级研修班
清大建筑施工企业总裁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
清友会人力资源总监(CHO)创新实战高级研修班
- 上一篇:二代企业家接班传承的四类问题
- 下一篇:关于二代企业家接班的四点历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