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培训岂能不谈医,只论药
2016-09-15 11:18 来源:http://www.ceo315.org/ 阅读: 次
只要是中医,都知道一句话:“医之不存,药将焉附。”不知道怎么治病,甚至连病都没弄明白,药有什么意义。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但是,企业管理培训“不谈医,只论药”的现象很普遍。
企业需要培训,一上来就是安排课程,培训老师们卖的也是课。如果企业培训是为了治病或强身,“课”只是药,或是保健品。但是,企业目前问题在哪儿,如何确认已经发现的问题,若干问题有怎样的轻重缓急关系,怎么才能解决或部分解决问题,借助什么力量解决问题,如此等等,首先需要弄明白。在这里,“诊断”企业得了什么“病”才是至关重要的,而用什么“药”,即上什么课并不那么重要,至少不须优先考虑。
管理存在的问题就是“病”,但“病”是有“症”的,“病”是根据“症”得出的判断。企业管理表现出来的“症”形形色色,背后存在不同的“因”,因此同一种“症”可能源于不同的“因”,自然就不一定是同一种“病”。
比如,员工迟到这种“症”,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因”,更不是同一种“病”。有的迟到可能由员工偶尔出现的个人因素造成,有的可能是企业太少考虑员工住宿条件和交通条件所致,也有因为月度奖金发放不合理短时间内集中出现员工迟到,甚至直属上司领导方式不当或徇私舞弊都会增加员工迟到的可能。如果大面积的经理人员迟到,那就很危险,得考虑有没有集体跳槽的可能,迟到有时是跳槽的前兆。
这些,大概就是中医讲究的“辩证求因,审因论治”。
➤ 中医说“上工察微,下工察同”。意思是好的医生会从细微之处分析各种可能性,“病”“症”“因”一定要把握准确,但是比较差的医生总是很简单地把某种“症”看成相同的“因”,草率地认定为相同的“病”来治。
清末《医法圆通》的作者郑钦安说:“用药一道,关系生死,原不可以执方,亦不可以执药。贵在认证之有实据耳。”认证,太重要了。不要执着于某一种处方和某一种多么有效的药。
➤ 中医还讲“临症察机”。这个“机”我解读为机理、原理或逻辑,也就是这个“病”是怎么形成的。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同样需要分析它的形成过程和内在联系,不宜武断地下定论。
比如,很多企业老板常常抱怨员工“不搞培训就埋怨公司不安排,安排了培训又不愿参加,参加了也没热情”。企业上层其实应该多问几个“为什么”:
员工希望安排怎样的培训?
公司安排的培训是否真的符合员工的愿望?
公司调查过员工的培训需求吗?
对于需求的了解是否走了下沉的程序?
公司做过“首先不是公司的需要,而是员工的需要”的培训吗?
员工真的对培训(包括学开车、学化妆)都没热情?
日本企业讲究凡事问五个“为什么”,我们可以理解为对“机”的深入思考。
➤ 中医还讲究一个“宜”字。“宜”可以理解为适宜的环境。“谨候病宜,勿失病机”,说的就是要充分考虑环境对人们的健康的关联和影响。据说,南宁有位知名中医曾大夫,每天能看200号病人,高峰时超过300号。“宜”清楚,“机”易于带出来,“方”就很快跟进了。
一家企业的管理之“病”和“症”谁最清楚?
企业的管理者
企业自身的病因以及“机”和“宜”谁最有可能判断准确?
企业的管理者
那么,方和药由谁出?当然不应该是“外来的和尚”。
阅读过本文的访客还阅读过: 企业管理者如何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
作为企业中层管理者如何与上级沟通?
企业领导类型:好强上进型领导
企业领导类型:多思善疑型领导
企业领导类型:保守平庸型领导
企业中层领导授权时应遵循的五项原则
企业家该如何提高危机管理意识?
企业内部进行公关时要遵循的三个原则
企业成本控制的原则有哪些?
企业家怎样布局商业情报战?
相关热词搜索:
企业管理培训岂能不谈医,只论药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