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战略——专业并 “善良”地接纳新成员
2015-12-15 15:23 来源:http://www.ceo315.org/ 阅读: 次
企业的发展一般可分为内部生长型与外部扩张型两种战略途径。当内部生长的速度与能力不能满足企业发展规划时,收购战略通过购买另一家企业的关键技术、产品、已有的市场和客户,以及有经验有能力的人才,取得所有权和管理权,快速获取企业发展所需的战略资源。然而由于交易完成后的整合过程十分不易,现实中收购案例的失败率高达70%,一项失败的收购不仅浪费企业的金钱和时间,更损失了机会成本,因此许多企业对收购战略又爱又怕。
相比而言,思科的收购成绩与历史令人瞩目,从1993年起至2015年6月公布的收购企业数(含进行中的1项)已达179家,其中2000年的收购高达23起,之后互联网泡沫突然破裂,被称之为“IT业的冬天”期间,思科的收购也未停止。通过激进的收购战略,思科基本垄断了路由器和相关设备的技术,从而建立了在互联网网络设备行业的垄断地位。研究其收购案例,思科独特的收购理念可谓是其成功的秘密武器,大大减少了收购后双方的整合与融合问题。
1.选择被收购方的标准降低失败风险
思科从客户那里听取意见,客户需要什么,如果它没有,就会向外搜索新技术。由于更重视技术,思科在选择潜在被收购方时,更偏好小型、增长快的初创型技术公司,并且与思科在地域和文化上接近。成熟的大型公司从不在思科的考察范围之内,思科也无意于超级并购,这样的收购在整合与文化融合方面难度极大,失败率更高。选择小型技术公司让思科在收购整合中始终保持主导地位,在文化上也更易融入;而初创型公司的技术与人员是思科最重视的财富,新技术给思科注入了新鲜血液,而初创公司的人员在技术和能力方面往往都十分优秀,也更加努力,富有创新精神。
由于思科对于初创公司的重视,硅谷聚集了很多为思科“量身订做”的创业公司,它们的创始人或技术骨干有些是从思科出去的,更加了解思科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和产品,因此更易融入思科,在思科中取得长足的发展。思科也乐于收购这样的公司,很高兴“整个硅谷都是思科的实验室”。这种良性的互相选择互相促进的环境,加强了思科收购的成功率,思科更需关注的是选择正确的技术。
2.专业的收购团队保证收购流程的高效
思科的企业发展部门设立了专业的收购部门,囊括技术、谈判、法律、财务、人力资源等全方面的专家,负责公司从不停息地对收购事业的潜在对象搜索、评估、选择、以及谈判与最终实施。收购团队建立了一套科学高效的收购与整合流程,其收购记录是曾在2000年收购了23家公司,平均一个月完成两家,这种快速的收购能力让思科能够尽快完成缺失技术的补充。
除了购买初创公司使其技术融入思科的产品之外,收购团队也会根据新收购公司的特殊性,设计最适合的方式让其加入思科。例如2003年收购的Linksys公司,与思科一直以来聚焦企业级的高端网络设备市场不同,Linksys是一家主要面向家庭消费者和SOHO人群的路由器、适配器等低端网络设备厂家,其生产模式、盈利模式与销售渠道也都与思科大相径庭。思科收购Linksys是为了填补在低端市场的缺失,但如果收购之后按照思科的方式很难保持Linksys之前的盈利水平。为此,思科大胆地赋予Linksys原团队自主管理权,保证其不被思科在高端市场上的运营和管理方式影响。
3.对人才的重视确保收购后续的发展
思科从不进行恶意收购,它只收购那些愿意投入其怀抱的公司,除了购买技术,对人才的渴求也是它不断收购的重要原因。出于对人才的尊重,思科通过设立信息交流渠道降低新成员在收购期间的不安情绪。在它的官网中,有专门的页面供被收购方员工了解收购进展、联络人,及其他有用信息,而正式进入思科的第一天,他们便拥有了和老员工一样的身份、权利和保障。思科在收购中的“善意”稳定了人心,人员的流失率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通过收购获取技术,通过保留人才让技术不断增强,使得思科长期保持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
阅读过本文的访客还阅读过: 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四大主要因素
企业战略分析OT:机会和威胁分析
企业战略分析SW:优势和劣势分析
部门总监错位的五种现象
管理课堂:没有执行力 战略如同无本之木
商业模式的价值在于深化业务级战略
中小企业如何制定薪酬战略
3个质量思维成就企业品控
某环境管理集团公司发展战略与规划项目纪实
企业如何做好技术授权
相关热词搜索:
收购战略——专业并 “善良”地接纳新成员 相关课程
- 上一篇:自研战略—宽容并鼓励员工内部创业
- 下一篇:联盟战略—开放和科学地管理合作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