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章索引:
按学费查找简章:2万元以下课程 | 2-3万元课程 | 3-5万元课程 | 5-7万元课程 | 7-9万元课程 | 9万元以上课程
按类型查找简章:企业总裁培训班 | 工商管理总裁班 | 地产总裁班 | 金融总裁班 | 国学总裁班 | 女性总裁班 | 营销培训班 | 人力培训班 | 财务培训班 | 职业经理人 | 互联网培训班 | 短期培训班 | 艺术品收藏班
按人群查找简章:中层管理人员(总监) - 副总经理 - 总经理 - 董事长 - 个人修养提升 - 互联网专题 - 党建培训班
主页 > 清华新闻 > 清华人物 > 【人物】余雯:驯服南北极的首位中国学生 -编号:YA667HD

【人物】余雯:驯服南北极的首位中国学生 -编号:YA667HD

2015-01-26 09:58  来源:http://www.ceo315.org/  阅读:

  前后9个月的征程,航行三万七千海里,在每一个海水样品和实验数据里面,咱们看到的满是这个清华女生对科学的执着追乞降无比酷爱。

  在船上经历北京奥运揭幕的时刻,在船上过中秋节、过春节,不过最令余雯难忘的是在船上过生日了。2009年2月15日,余雯迎来了自己的27岁生日,但正遇上南极普利兹湾采水功课的最紧张的时候,根本上一天都在干活。缺觉缺了好几天的余雯,许下的诞辰欲望居然是“愿望晚上2点前能睡觉”。不过,只管再忙,大洋考察队的队友们还是记着余雯的生日,群体送给了余雯一张写满了大家祝愿的生日贺卡,还有代替生日蛋糕的好丽友派,取代鲜花的鲜花图片,尽管没有生日派对,余雯还是很激动。

  同时,我国北极科考较之南极科考是少之又少,所以这次余雯的北极之行就浮现得更为主要。此外,作为《南北极碳通量比拟研究》打算的另一个组成局部,在随后的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中,余雯重要采集了普里兹湾16个站点的海水水样,是中国南极科考近年来同类项目采样量最多的一次。

  7月19日,雪龙号进入白令海,达到了第一个采集海水样品的站点。装有24个一人多高的采水器的梅花采水仪被投进了海水,放到濒临海底的地位后被逐步拉上水面,在回升进程中,科考队员们会依据研究需要,在选定的海水深度获取海水,从而观测不同深度的海水的各项参数变化。因为大家每个人简直都投入到海水样本的采集当中,余雯必需一个人采集6层的海水样本,一个人从甲板来回实验室好几趟,把六七十升的海水一瓶瓶的拎回实验室。

  “一开始不认为沉,几趟下来就感到腰酸背痛了。”余雯说。

在南极和可憎的帝企鹅与“雪龙”号照相

余雯:驯服南北极的首位中国学

  多彩多姿的极地科考生活

 在“雪龙”号科考船上的实验室,余雯正在处理海水水样

  一个清华女生与南北两级的缘分

  恰是靠着勇气和智慧,余雯有幸成为中国第三次北极科考队的队员。

  2008年7月11日,是余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日子。这一天,她离别新婚的丈夫,带上实验仪器,在上海外高桥码头登上了雪龙号。在她的博客中,她把这次北极科考之旅取名为“情迷北冰洋”。一个浪漫而温情的名字,并不代表北极科考之旅自身就是一个童话,相反,期间充斥了对人类极限的挑战,也布满了很多未知的危险。  

  从4月10日余雯下船之后,她始终埋头在试验室对带回来的海水样品进行分析和研究。“还须要好多少个月能力够有初步的剖析成果出来。我明年博士就毕业了,盼望可能在这一段时光内做出一些比较像样的结果来。”余雯说。

  此次南北极科考,余雯的另外一个播种就是取得了南北极大学的结业证书。科考队充足应用船上名家、专家云集的上风,天天下战书三点都会开讲座,给大家讲各个范畴的科学常识和奇闻轶事,余雯是这个讲座的常客。比方,首席科学家张海生会给大家讲北极科考的背景和意思,赵进平讲北极的疾速变化及其对全球气象的影响,来自美国田纳西大学的崔雪花讲北白令海的生态体系,还有来自香港的李乐诗女士给大家讲她与爱斯基摩人同行的阅历……这是我国南北极科学考察的一个特点内容。

  无论是南极还是北极科考,女性都是科考步队中亮丽的一道景致。在雪龙号一二百名科考队和船员当中,女性通常也就10个左右。然而,她们以刚强的毅力,表示出不输于男性同胞的战役力,精彩完成了各项科考任务。在完成沉重的科学考察任务的同时,丰盛多彩的科考生活,也成为余雯至今难忘的记忆。

  碳,作为地球上性命有机体的一种要害成分,以二氧化碳、碳酸盐、有机化合物等多种情势在做作环境中一直循环。海洋是一个伟大的吸纳碳的“碳库”,据研究,世界大洋每年吸收40%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通过海洋生物之间的彼此作用以及海浪、洋流等物理作用向深海转移。而了解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碳通量(通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物资的流通量或热流畅量),就是了解海洋接收大气二氧化碳的能力,这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症结因素。南极和北极附近海域是大气二氧化碳的重要汇区,是全球气候变化中的重要反馈窗口,对这里二氧化碳通量时空变异及其调控因子的具体研究,有助于对大洋碳循环的全面意识和深刻了解。

  清华大学工物系主任唐传祥说,工物系致力于搭建核科学与海洋科学交叉的平台,支持青年学生在相似国家极地科学考察的大项目中锻炼成长,生机工物系与海洋三所的协作,能够为清华其它学科走向海洋供给有益的鉴戒。

  照片上的余雯在白雪皑皑的极地上有着最为残暴纯挚的笑颜,但是看上去显明比以前清癯不少。我在北京打电话到厦门给她想问一下“雪龙”号科考船上的生活苦不苦,那头的声音漠然地带着笑意说:“我回来之后有人说我瘦了一点。不过不晓得是不是因为南北极很少传染的缘故,我当初的皮肤超好。”

  清华大学跟工物系对余雯的极地科学考核运动无比支撑,不仅有装备齐全的科研仪器等考察用品,在两次极地考察出征前,校党委副书记程建平、系主任唐传祥、系党委书记陈怀璧等校系引导都特地为她送行。余雯的博士生导师程建平教学说,地球两极是寰球变更的敏感器,极地迷信考察是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千秋伟业。送学生去极地发展科学研讨,不仅研究课题异常前沿,而且对学生的意志品德等方面的造就也是十分有利的。只有真正参加到实际的大科学工程名目中去,他们才干得到真刀真枪的锤炼。为了培育学生,无论碰到什么艰苦,学校都会想法解决。

  为了准备这次北极科考,2007年余雯就和马豪一起加入了在南海进行的极地科考“实战演习”,她以杰出的工作和良好的适应才能证实了本人。为了筹备这次北极科考,她之前一直泡在位于厦门的实验室,着手改良实验数据测定方式,进行数据信息分析和现场考察的预备工作。

  吃饭睡觉是生涯当中的头等大事,所以余雯一开始就谈起了一个择菜的小故事。北极科考上船一周之后,她被调配做择油菜的工作。虽然只冷藏了短短的几天,然而从冷库里面拿出来的小油菜已经褪去了鲜嫩的绿色开端发黄。看到这样子的油菜,余雯登时没有了食欲。后来余雯懂得到,基础上船上带的绿色蔬菜会在出航一个月之后全体耗费结束,而后就只有土豆、胡萝卜和大批的肉食“充饥”了。所当前来即使是绿叶菜不新颖,她也是尽量多吃一点以弥补维生素。

  2008年9月份,余雯正在北极科考的途中。据说因为研究工作的需要,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还会参与中国第25次的南极科考,她毫不迟疑地报了名,并终极失掉了同意。在北极之旅停止短短的20余天之后,10月20日,余雯就再度登上“雪龙”号科考船奔赴南极,一直到2009年的4月10日才结束全部的极地科考之旅。

  在北极,余雯展现清华大学的校旗

  “有时候戴着手套根本拧不下采水器的盖子,只好把手套去掉,就那短短的一分钟,手几乎就失去了知觉。”余雯说。

  在穿梭赤道的时候投放漂流瓶,在经由西风带的时候被威力宏大的西风吹得昏头昏脑,在南极观赏漂亮的极光,与可恨的帝企鹅照相,和北极熊偶遇……当回想起这一段南北极之旅的时候,余雯感叹说“跟梦一样”:“南极和北极,都是离人类文化最遥远的处所,它们特别的污浊,特殊的靠近大天然最初的状态。置身那里有一种阔别尘嚣的感到,深深污染了我的心灵。有机遇我必定还会再去。我在船上与大家独特生活,患难与共,大家诚挚的友情是我一辈子的收藏。我还遇到了良多老极地人,他们时常要去极地考察,与家人长时间不可以会晤,年复一年的辛劳,但是他们毫无牢骚,他们都是特别可恶的人。”

  采完水样,就要在船上对水样进行初步的分析。普通余雯会分离在高低午分辨测量之前采到的海水样品,把海水样品做处理,把需要的成分稀释到一个滤膜上,然后再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测量。如果遇到采样作业比较集中的时候,一采完水样就得一头扎进实验室处置水样,什么时候做完了什么时候休息。为了改良实验环境,余雯他们还弄来了一个小音箱播放音乐,尽管起到的调解作用有限,但至少实验室就不仅有枯燥的仪器噪音了。

  要让更多的学生在大的科研项目中锻炼成长

  在北极的冰面上留影

  谈起这次“疯狂的决定”,余雯说:“我是自动报名参与‘北冰洋的碳循环模式’课题研究的,因为这个课题很有挑战性也很有意义。此行需要研究北冰洋附近海区碳通量的散布,包含二氧化碳从大气到海水、从海水表层到深层的输送,最后固定到沉积物的循环过程。”

  作为首名乘科考船赴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清华在校生,余雯此行介入的课题属于国际极地年(IPY)《南北极碳通量比较研究》规划的重要组成部门。通过对北冰洋邻近海疆36个采水站点的海水样品采集,利用同位素示踪技巧研究白令海、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等大面积海疆的真光层(大陆中有光照的上层,约0~100米)中颗粒有机碳沉降通量(输诞生产力),为研究北冰洋四周海域在全球碳轮回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对全球天气变化影响的评估翻开一扇重要的窗口。

  有时候采水站点比较密集,一个多小时就到一个站位,科考队的队员发挥持续作战的精力,顾不上吃饭也顾不上睡觉。尤其是在南极普里兹湾采水的时候,在零下二十度刮着狂风雪的气象里,有时仍是黑夜,穿上粗笨的“企鹅服”去采水是一件很苦楚的事件。

  初见工物系2005级直博生余雯还是在2007年12月。那个时候他的师兄??清华工物系2004级直博生马豪正在“雪龙”号科考船上参与我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眼前的余雯秀气娇小,若不是语言间透出的一股子动摇,让人根本无法把这个娇小女生和极地探险这样的事情联系起来。

■ 消息核心记者 周襄楠

  和北极科考的“金花”们在一起(左四为余雯)

  赴极地考察,是清华核科学与海洋科学交叉学科研究的一部分。从2005年开始,清华工物系开始与海洋三所联合开展本质配合。马豪和余雯就是参与双方穿插学科研究的科研骨干。2009年9月,将又有1名双方联合培养的博士生进入到这个序列,持续开展海洋科学、极地科学和世界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

  当初争夺北极科考名额的时候,余雯还经历过一段小小的曲折。因为顾及到极地考察的艰难,工物系一度斟酌不让余雯参加这次北极科考。顽强的余雯为了让系里转变这个决定,多方查找材料,终于在北极科考的名单中找到了女性的名字,这成为她“女生也能去极地”论点的有力证据。

  船上的体裁设施有限,有时候由于船体的适度平稳,篮球场等场地根本无奈应用。没想到余雯平时练就的一手乒乓球在这个时候派上了用处。别看人不大,余雯的球风被人称为“相对的男子打法”,依附这手过硬的球艺余雯常常与男对手对垒也“绝不逊色”。在7月14日的乒乓球赛上,余雯力克众敌,进入了前16强,不外其余的15人都是男性,所以在博客上她就给自己自豪的封了一个“女单冠军”的名称。

  因为女性的力气不如男性,但是过细和耐烦赛过男性,所以在女性队员上船之后,个别派给的活儿都是后勤方面的,好比择菜、盛饭、扫除卫生、清算卸货后的冰面等等。

  作为清华大学和国度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结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余雯和马豪得以直接参与到该实验室有关海洋科学和极地科学项目标研究中。由于研究课题的需要,经过报名、提拔、培训等环节,2007年余雯入选了中国第三次赴北极科考队准备队。

  让余雯至今仍心惊肉跳的是,普里兹湾采水作业的强度挑战了大洋队每个人的睡眠极限:“第一次是连续36个小时没有合一眼。后面略微松了一点,每天能够抽空睡一会儿,不过也就是一两个小时的样子。这样一直过了一个礼拜到采水作业完毕。”

  一个近乎“猖狂”的决议让余雯不经意之间成为清华和中国一位前无古人的历史性人物:她岂但是清华历史上第一个实现南极、北极科学考察的在校生,也是中国开展极地科考以来第一个全程参加南极、北极科学考察的在校生。

  此次北极科考,海洋三所派出了4人进行科学研究。余雯主要负责测量海水中钍234的喷射性强度,以通过钍234与碳之间的内在接洽研究碳的通量,并据此推算北极地域碳的输出身产力,另外3人主要负责丈量海洋-大气二氧化碳分压及与之相干的多个参数,也是与碳元素循环亲密相关的。此次采水的义务时间不仅缓和,而且工作量也是前两次北极科考的好几倍,清华大学总裁培训班

  挑衅极限极地科考现真功

  在南极,固然不前提到刚建成的昆仑站看一眼,余雯还是随科考队两次到访了中山站。余雯把清华的校旗和工物系的系旗送给了中山站。“假如没有清华大学和工物系对我的培养,我基本到不了这里。我要代表清华的学生在这里留下一个脚印。”余雯说。

相关的主题文章:
阅读过本文的访客还阅读过: 【特等奖学金】黄成:幻想从助学萌芽 -编号
【人物】张统:向污水亮剑 -编号:EG239Ix
【人物】邵继江:清华本质 -编号:IJ227of
【人物】林乐成:让纤维艺术走向世界 -编号
【人物】邓锋:追寻性命中的北极光 -编号:H
【人物】尹海林:新天津时期的计划局长 -编
【人物】陈巍跟他的三次逾越 -编号:FT821jw
【身边清华人】闫浩:讲台就是我的“舞台”
【特等奖学金】魏鲲鹏:所有从遇见开端 /编
我与流体机械 /编号:KJ283TA

相关热词搜索:
清华大学总裁培
【人物】余雯:驯服南北极的首位中国学生 -编号:YA667HD 相关课程

RSS地图  |  网站地图  |  报名流程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以上课程版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本站只为以上课程提供页面制作及网络展示平台,而非商业行为!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2012 中国企业总裁培训班官方报名中心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8885419号.地址:北京市-清华大学西主楼 Tel:86-10-57100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