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制度经济学的时代挑战
2015-12-30 10:09 来源:http://www.ceo315.org/ 阅读: 次
经典制度经济学理论的两大逻辑,在交易结构不断创新的时代均受到了很大挑战。
在经典制度经济学理论的核心逻辑中,有两个逻辑是值得注意的:
第一,业务交易关系决定治理交易关系。以威廉姆森为例,他认为:交易发生的频率、交易的不确定性程度和种类以及资产专用性条件,会影响一个交易是所有权交易还是非所有权交易。
第二,所有权最好由某一类利益主体拥有。其代表是亨利·汉斯曼,在代表作《企业所有权论》中,亨利·汉斯曼通过比较不同利益主体的治理交易成本(所有权交易的成本、市场交易的成本,其中“市场交易”对应前文我们定义治理交易关系中的“非所有权治理交易关系”),确定应该由哪一类利益主体作为企业组织的所有者,换言之,是在合作社(其他要素合伙制)与公司(资本合伙制)之间选择。
第一个逻辑中,我们需要对业务交易关系和治理交易关系做一个区分和分析。业务关系对应具体交易,对应现期收益;治理关系对应组织,对应未来盈利能力,这就给分离处理业务交易关系和治理交易关系奠定了基础。如何分离,我们不妨来看一个例子:
传统的蛋糕企业经常有以下痛点:
第一,员工之间协作效率不高;
第二,水电、原料浪费很高;
第三,如果质量出现问题,很难检查出来,即使检查出来也很难对其罚款。
第二步,由于要根据完成的件数来计酬,因此每个蛋糕都打上二维码,可以知道每道工序是谁完成的,如果在后面工序发现前面工序的问题,直接扣除对这个工序的计酬,省去了质检人员。
第三步,每个小组有独立的工作台,匹配独立的水表和电表,按照历史数据供应水电流量,剩下来的部分,小组承担大头,企业承担小头;物料也是如此。浪费大大减少。
第四步,这些小组独立为个体户,企业和他们之间进行订单交易(治理关系),这样企业省去了五险一金,而这部分,实际上员工是不看重的,因为他们不大可能在大城市里养老。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业务交易关系和治理交易关系并不必然要有对应关系。原因在于,威廉姆森的理论有两个潜在前提:第一,资本是核心生产要素;第二,所有权只考虑核心生产要素,并不考虑非核心生产要素。因此我们会发现,交易发生的频率、交易的不确定性程度和种类以及资产专用性条件,讲的都是资本的属性(威廉姆森也讲人力资源的资产专用性,但其隐含的假定是与设备一样,资本所有者拥有人力资源的剩余所有权)。而以上的例子,核心生产要素除了资本,还有劳动力。由于劳动力主要面向交易,因此用业务交易关系解决;资本主要面向组织,用治理交易关系解决。
第二个逻辑中,亨利·汉斯曼的假设是只有一类利益主体(主要是为了利益方向的同质性)可以获得企业所有权,而且一般来说剩余控制权和剩余收益权是一致的。这个逻辑在交易结构不断创新的时代,也受到了很大挑战。一方面,事业合伙人的出现是一种创新,使企业的所有权可以由多类利益主体分配;另一方面,剩余控制权和剩余收益权也可以不一致,通过公司章程或设置同股不同权,都有可能实现这一点。以京东上市时为例,刘强东拥有18.8%的股权。IPO之后,刘强东持有京东20.5%的股份,全部为B类股,根据京东AB股投票权1比20的设置,刘强东拥有京东83.7%的投票权,仍然牢牢地掌握着京东的发展方向。
如果有多类利益主体,可以采取多重治理结构,在每一重治理结构中,都保持利益主体的同质性。例如典型的投资基金一般采取两层合伙人结构,有限合伙人(LP, Limited Partner)负责出资,普通合伙人(GP, General Partner)负责投资管理,这是控制权的分配;收益上,普通合伙人收取基金总额2%的管理费,加上投资收益20%的分成,这是收益权的分配。这里,普通合伙人是同质的一类利益主体,有限合伙人是同质的另一类利益主体。
这些都是这个交易结构创新所赋予这个商业时代的新思想、新逻辑。
阅读过本文的访客还阅读过: 企业内部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企业时合理制度的激励作用
企业管理者要遵守制度,以身作则
企业管理:完善制度,提高执行力
企业管理:制度是执行的保证
制度设计丨英特尔前任首席执行官谈公司管理
制度设计丨成功的制度都是利益双方通过博弈
小米是不是机会主义者?
清华大学培训班:三招打造“公平”的薪酬!
如何设计出让人信服的绩效考核制度?
相关热词搜索:
经典制度经济学的时代挑战 相关课程
- 上一篇:合伙人商业模式为何开始盛行
- 下一篇:合伙制并非唯一选择:重设企业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