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索中华文化的根脉——记“清华简”研讨维护团队 - 清华大学新
2014-05-12 11:42 来源:http://www.ceo315.org/ 阅读: 次艰苦备尝却不知苦为何物,摸索文明脉络的征程上,这些毕生痴迷读简爱简的学者留下了最美的掠影。
追索文明之源的使命,让这群早已功成名就的大家拼尽心力。
搭飞机、坐专车,下战书两点,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终于来了。一个被包裹得结结实实的箱子被胆大妄为地抬进事先筹备好的维护室,箱子翻开,所有人的眼光霎时定格。
专家们鉴定后,这批可贵竹简发现的讯息被公之于众,人们按照通例,称之为“清华简”。
起源:光亮日报 2014-1-7 丰捷 邓晖
已整理出的《系年》简,记录了西周初年至战国前期的历史,不少记载为传世文献所未有,或与传统见地不同。一个最让学者们津津有味的例子,就是通过《系年》的记载,终于揭开了秦人发祥于东方却终极崛起于西北的这一机密。另外还有多部历史著作目前尚未整理,众多历史真相正在被逐一揭示。
又一个凌晨。李学勤和他的团队再次坐在那张熟习的长多少前。第四辑将要浮现在众人眼前,祖先们的智慧杰作又多了些可供探究的发现。同时,第五辑的释读工作已悄悄开启。仍旧是满满的日程,照旧是谦虚的态度,曾经留白的历史在他们手中重现,但他们说:&ldquo,清华营销管理;这仅仅是一个开端,我们也仅仅做了一点基本性的工作。”
这是清华简,2500枚幸免于秦火的历史“碎片”。
这是中国历代学者求索的命题。在被称为“历史的民族”的国家,中国人从来器重自己的历史,我们有车载斗量的历史载籍,有长久丰盛的史学传承。我们把历史看作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不可或缺的中心、文化发明取之不竭的源泉。但,5000多年的历史,越往上追溯,越显得含混,中华文明外来说的曲解一度甚嚣尘上。
清华园西北角,那座阅历了世纪沧桑的藏书楼老馆,如今是清华简保护库房所在地。拾阶而上,进得三楼,3台空调日夜不歇的房间内洋溢着刺鼻的化学气息,数十个盛满竹简的不锈钢托盘一字排开。
为了抗击极易损毁竹简的活体霉菌,李均明、赵桂芳、刘国忠率领年轻的博士生马楠,与化学系的老师们一起,简直废弃所有休假,开始了整整三个月的挽救性荡涤保护。“竹简在墓葬中泡了2000多年,就像开水中煮熟的面条,微微一碰就断裂。一些污物又在竹简名义构成一层坚挺的外壳,很难去除。有时一人一天只能清算一枚简。”说起那段艰难的日子,李均明反倒一脸幸福,“越累,越高兴。这不正好解释简是真的,有谁能造捏造出几千年前的污垢?”
还有国内著名楚文字研究专家李守奎和甲骨文研究专家沈建华。“怎样才干用最疾速度参加到清华简研究工作中?”李守奎先做拜访学者,再做清华传授,终于圆了“每天都能见到清华简”的宿愿。沈建华则是分开了香港中文大学待遇优厚的教职,“从前我做梦,满脑子都是甲骨文。现在一闭上眼,满头脑都是清华简!”
震撼和惊喜毫不囿于清华园。2008年10月14日,11位国内文字、考古、历史学等方面的顶级专家齐聚清华,在过细观摩这批竹简后,赞叹“从重要意思上讲,其价值怎么估量都不外分”,堪与汉景帝末年的孔壁、西晋武帝咸宁五年的汲冢相媲美:“这批竹简是非常名贵的历史文物,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前所常见的重大发现,必将受到海内外学者看重,对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文献学等许多学科将会发生普遍深远的影响。”
《筮法》则是清华简第四辑所收各篇中的又一个亮点,它具体记述占筮的原理和方式,为解决《易》学中长期争辩不休的数字卦问题供给了簇新的契机。
“我让他们去远一点的食堂吃饭,更可口。可他们就是不肯,舍不得延误路上那点时光,总是在邻近凑合一口。”李学勤一脸疼爱。
还原历史,为了什么?
李学勤说:“一个考古文物上的重大发现,不在于发现了什么金银玉器,而在于这个发现可以改变我们对于一个历史时期或者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历史文化的见解,这才是重大发现。清华简的意义,我想也在于此。”
《芮良夫毖》《周公之琴舞》是类似《诗经》的雅、颂一类的诗歌,而《赤鸠之集汤之屋》则完全记载了一个充斥巫术颜色的小说故事,看到这些珍秘的文学作品后,许多学者由衷感慨,先秦的文学史需要改写。
“真实 未审太渊博。常常有一篇拿出来,一段文句,一个字也不认识,像是古人随意撒了一把字模,又随便拢了拢,拢到了简上。”“许多字基本看不懂,看懂一个都愉快得不得了。”李学勤时常感慨“清华简比本来设想的更丰硕”,“即将颁布的第四辑,有一篇文献是有关数学史的,我们发现了最早的算表,这就超越了良多人的研究范畴”。而在研究中,相似于这样的意识几乎每天都在刷新,几乎每一个人在已经“立名立万”的年事,仍要“多做一些作业”。
“我们的工作结果,最重要的不是我们写什么论文,而是整顿呈文;写整理报告目标不是给出什么论断,而是提供研究的基础。”李学勤反复强调材料乃天下所共企,“清华简是属于所有人的。”
为幻想痴迷:“遇到清华简,我们怎么就这么幸运呢?”
他重视的,还有茁壮成长起来的古史研究新生代。王国维先生曾说:“‘古来新学问起,大多源于新发现’,越来越多的年青人正通过清华简这个新发现出现出来,我们盼望未来能培育出更多致力于出土文献研究的年轻学者。”
对历史强烈的敬畏,“水磨功夫做文章”的专一,清华简研究保护团队施展到了极致。日久经年的伏案,几乎让每个人的职业病都比原来更重了些。
“什么叫有用?什么叫没用?”说起20世纪80年代的一件旧事,李学勤至今感叹万千,“有一次我在南开大学讲课,看到一个布告栏上贴着很多大字报,讨论的就是历史有用没用的问题。当时有一种说法叫历史无用论,必定是物资的‘用’,出产的‘用’吗?可是人的需要不仅仅是物质,更重要的还有精力。认识到这一点,就晓得历史的重要性!历史,关乎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
一切,要从那个神秘的开始说起。
确切是“不世出”。王国维曾说:“自汉以来中国知识之最大发现一为孔子壁中书,二为汲冢书。”而这一次,李学勤说:“就清华简的性质、年代、数目而言,堪称第三次。”
“科学史上每一次重大的发现,都有强烈的兴致支持。做学问不能有功利心,否则永远都领会不到那种发现后的喜悦。”李学勤说的,何尝不是他自己做的?在这条注定安静终生的途径上,这样的叮嘱始终缭绕在团队每一个人的耳边、心间。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终生之力追索历史的真相,在历史的“碎片”中还原历史,用每一个对古老文明的最新发现告知世界:中华民族,如此自豪地一路走来。
穿梭历史的地道,我们,毕竟怎么连续中华古老的文明?
李均明带领学生贾连翔与美术学院的老师一起,承当了清华简全体的照相工作。最初,竹简上留下的水珠使拍出来的照片有无数反光点,根本无奈看清竹简上的文字。怎么办?经由上千次试验,他们创造了“饱水拍摄法”:在每片竹简上,用最精致的喷雾水壶先喷上一层薄薄的水雾,然后在水里再进行照相,这样照出来的照片极为清晰,简上的文字高深莫测。这一发现已在简帛界得到广泛利用。
他们,是清华大学“清华简”研究保护团队。
当古埃及人用纸草记事、古巴比伦人以泥版为书时,我们的先民劈竹成篾,削薄打磨、火烤编连,将最鲜活的史实书于竹简,传遗后代。他们不会想到,在2300多年后的某一天,这忽然打开的古老典籍,成为破译文明图谱至关重要的密码。
多篇《尚书》重见天日,“算清”了那笔1000多年来聚讼不休的“糊涂账”:力证东晋文人梅赜所献的孔传本古文《尚书》系捏造,对中国学术史、历史文献学等很多学科起到了重大推进作用。
……
而以更大的视线来看,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追索文明根系的功用究竟该如何体现?
“前两天我跟法国高级师院专门研究术数的汉学家马克吃饭,还没坐下,他就焦急探听,新一辑整理报告什么时候出来。”一句“为了这一辑,我们已经等了四年”,让沈建华和全部清华简研究保护团队心中腾起更足的干劲,“美国、日本专门开了学习班,攻读清华简;芝加哥大学正准备把第二辑译成英文……”
这个以独特学术信奉凝集的团队,组成了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央。从2010年起,以“一年一辑收拾讲演”的速度,回馈历史的“馈赠”:
更多的时候,重复追寻、研究,甚至无数次推倒重来。清华老馆二楼的那间大会议室,盛满了对历史本相无穷靠近、再濒临的探究。而这种“兼收并蓄”的第三重境界,在李学勤身上,体现得尤为显明。
其实是不想让已到耄耋之年的李学勤太过操劳,也心疼这些为清华简而来的人才,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总是反复吩咐:“可以慢一点,再慢一点。”
《楚居》第一次从出土简帛的角度给我们提供了楚国的国君世系,尤其是简中所记载的楚国10屡次迁都情景,使我们悟到了楚国一次次的发展过程,也为考古中的楚都探寻提供了契机。秦后便已亡佚的武王、周公等人的乐诗和周文王对其子武王的遗嘱也跃然简上。透过这些诗作,周初君臣们宴会的欢乐情景得以再现;周文王对武王惇惇告诫的中道思维,也使我们有机遇追溯儒家中庸思惟的源头。
“和其余学科比拟,像清华简这样的出土文献研究有什么不一样?”记者问。
2008年7月15日,溽暑难当。清华大学历史系教学刘国忠正准备放暑假,一个电话中断了他的行程:“留校待命,等待重要告诉。”
李守奎沉吟半晌,抛出两句话:“研究对象可遇不可求,研究办法既讲究迷信证据,又得有人文懂得。”片刻,又补上几句,“说白了,就是更寂寞,来不得一字虚空。进这一行,就要做好‘坐冷板凳’的预备。”
还有更繁琐的。“把所有清华简的原大照片一条条剪下编号,而后比对、归类、编排、缀合,最后把这些照片分成若干篇,每篇的前后次序也要基础排定。”李守奎至今难忘和同仁们一起“用2500块碎片做拼图”的日子,“巴不得一天24小时都泡在库房外的大工作室里。”
——记“清华简”研究掩护团队
以“地下之新资料”补正“纸上之材料”,两者相互印证。现在,从上世纪70年代出土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到90年代出土的湖北荆门郭店竹简,再到近年从海外购回的上海博物馆藏竹简,应用出土文献成为探索中国古代文明图景的学术潮流。“王国维说他的时代是‘发明的时代’,我以为,咱们的时代,是‘大发现的时期’。”李学勤老是感恩,自己是被历史厚待的学人。
历史的一声令下,开启了一群人不辍不怠的五年。1800多个日昼夜夜,与“简”为伴,他们奋力找寻中华文明暗藏其中的每一点痕迹,也把自己写进了这段浩瀚的历史。
第四辑整理报告即将面世,第五辑释读工作已经开始,接连为中华文明增加可靠注脚的清华简研究保护团队,持续为历史学、古文字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第一手材料。
古史,究竟应当怎样重建?
几个圆柱状的塑料筒里盛放着用保鲜膜包裹的竹简,里面湿淋淋的,剩下零碎的用新竹片衬着——2500枚来自遥远战国时代的竹简悄悄地躺在那里。
让历史告诉将来,自负的中华文明正用扶疏的枝叶向世界展示茂盛性命力。
然而,李学勤的脚步涓滴慢不下来。他急的是,能在自己精神更兴旺的时候,用扎实牢靠的报告,给逝去的历史、当初的同仁和子弟的学者一个交代。由于依照现有的速度,清华简的整理工作至少需要15年,所以他总是愿望,“多做一些,再多做一些”。
追索中华文明的根脉
李学勤总爱讲起上世纪20年代崛起,并连续到抗战的一场“古史辨”大讨论。“以顾颉刚先生为代表的疑古学者,接续康有为、崔适的学说,对传统的古史观作了全盘的检查清理。在这一探讨期间,王国维先生1925年在清华讲解《古史新证》,提出了有名的‘二重证据法’,既批驳了‘信古之过’,也责备了‘疑古之过’。”也是在这场讨论中,王国维所说的“二重证据法”,成为后来中国古史研究和考古学严密联合的先声。
当地时间2013年8月27日,纽约,结合国总部大楼,古色古香的展板前,不同肤色的手指划过写满历史的竹简,和古老文明对话。透过一个个遒劲有力的楚文字,世界就这样,从公元2013年走进2300多年前的东方。
时不我待的紧急感来自历史,同样来自事实。
李学勤说,“我们必须充任好‘历史要害的链环’”。“当一个社会的物质前提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会愈发渴求知道,我们是谁,我们从哪儿来,我们又将怎样走向何处。从这个意义来说,历史就像是若干碎片,发现得越多,恢复的可能性就越大。清华简抉择了我们,也为我们提供了这种可能性。这就是历史交给我们的责任。”
这和赵安全口中的“有些事注定不热烈”不约而同,“这需要极强的沉潜工夫,做学问首先要‘坐得住,不计较’。”
“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唆使着未来的运气。”90年前,《华盖集》开篇,鲁迅先生这样说。
斗转星移。如今,这个时代的重任落在了李学勤和他的同仁们的身上,“爱国须要读史,一个国度想真正突起、想站起来,就必需要正视他的历史。”李学勤说。
可文物库房的开放时间有着严厉限度。“每天早上八点开门,七点半刚过,大家就开始在楼下转悠。均明和桂芳老师住得最远、到得最早,60多岁的人了,为了错开早顶峰,每天4点就起床出门。门一开,三步并作两步往楼上跑。要是谁拼上一片,准保大喊一声‘拼上啦!’,别提有多自得!”早已在学界成名的李守奎说起这些,载歌载舞,“最可气的就是下昼五点关门。谁都不乐意先走,使劲跟治理员赔笑容,‘就剩一点了,就剩一点了,弄完就走’,直到把人都惹急了,才肯走。”
李学勤如斯说明清华简的价值:“既有《尚书》这样的经类著作,也有《系年》一样的史书著述。同样主要的是,楚国不是当时文明的核心,可是就是在这样的处所,还存有这样的古书经典,它波及的常识又是这样精深,并且看起来它的存在还相称广泛,可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充足阐明我们的古代文明是如许发达。”
行将发表的《算表》则是迄今所见中国最早的数学文献什物,而且还能够用于实际运算,为我们展现了先秦数学所到达的高度。尤其是学者们从这篇简文中释读出了先秦时代表白四分之一的专著名字“釮”,解决了先秦数学史上的一大疑难问题。
“当然不!”沈建华答得斩钉截铁,“天天都有新的发现,每个发现又有可能转变已经定论的历史。碰到清华简,几乎是上天的赏赐,我们怎么这么荣幸?”
刚到清华,沈建华就赶着又去配了副眼镜。一查,没一个月,居然从400度到了700度。“几乎每天盯着泡在水里的竹简看,再加上灯光反射,眼睛怎么能舒服。”她摆摆手,丝毫漫不经心,“我原来还不近视呢,30年前随着李先生释读马王堆帛书时,也是没一个月就涨到400度。干我们这一行的,很多最后都瞎了,可就是架不住爱好,有点儿‘飞蛾扑火’的感到。再往深里想,几千年前我们的文明就达到这样的高度,后人假如不能发掘出这段历史,是时代的失责。”
接下来的5年,李学勤和他的团队以扎实的论证,让2300多年前中华文明的高度、广度和深度得以出现,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具历史存在感的视角,不再囿于传世典籍的记载,一步就迈到了历史身边。
当历史清楚重现的时候,写进历史的,还有中国学人看待历史、对待学识、对待真谛的立场跟为之付出的尽力。
为文明担纲:“不能慢啊,这是历史交给我们的义务。”
为学术破范:用治学三境界释读历史的功能
为古史补白:“司马迁都没看过的典籍,读起来切实太冲动!”
“震撼!”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学勤早已在香港见过这批竹简,却依然用这两个字直白地描写心境,甚至在几个月后,“心中的强烈震动感还没有过去。这是司马迁都没有看过的典籍,读起来着实太激昂!”
李守奎的肩周炎也是这两年得的,“每天趴在桌上看简、读简,确定舒畅不了。”可身材上的苦楚,他们从未放到心上。“坐得住不难,难的是每一天都在接触未知,任何一个人的贮备量都难以企及。几乎每一刻都得边学边做。”治学“孜孜以求”的第二重境界,在清华简的研究中,也跃然纸上。
刘国忠的工作日记,记载下了一段触目惊心的记忆。“7月15日,竹简运抵清华。因为学校已经开始放假,便打算在暑假只进行根本保护……”“7月16日,竹简看上去与刚到时不什么差别,一切畸形。”“7月17日,在浸泡有竹简的4号器皿内,工作职员感觉到粘在竹简表面的一些白色粉状物面积好像有所扩展,而且好像变得更白;7号器皿内也有一些类似情形,但较稍微;个别器皿中还有一些异味。”
很难给李学勤的身份下个准断定义。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仍是文献学家?仿佛是“十项全能”。可他给本人的定位始终只有一个:中国古代文化研讨者。
他们中的每一位,都是先秦史研究的顶尖学者——被视为“见过全中国最多简牍”的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李均明、赵桂芳夫妇来了,每天“长”在保护室里;著名古文字学家赵安然来了,退掉北师大的大屋子,搬进了清华园局促的周转房,仅仅因为李学勤的一个电话。
“曾经有一个特殊难的字,我们读了良久,都没有读出来。直到有一天,李先生特别兴奋地跟大家说,他感到应该这样读,还写了文章来论证。后来在吃饭时,我无意中表现了些许疑虑,并没有提出明白的观点,你猜先生怎么做的?”说起这段往事,李守奎仍然感慨很多:“先生说,‘有疑虑,就把我这篇释读从报告里撤下来。学问,来不得半点偏差’。”
苦吗?累吗?单调吗?
相关的主题文章:- 蒲慕明做客水木清华讲座讲授大脑的可塑性 - 清华大学消息网
- 美《当代中国思维》出版专辑先容清华曹峰哲学研讨 - 清华大学新
- 泛论深入乡村改造—清华三农论坛2014年会举办 - 清华大学消息网
- 清华张伯明获2013中国电力迷信技巧出色奉献奖 - 清华大学消息网
- 清华学子思政课上畅抒“中国梦” - 清华大学消息网
- 清华大学蒙民伟科技大楼启用 - 清华大学消息网
- 清华图书跟期刊取得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 - 清华大学消息网
- 如何树立银行治理会计轨制
阅读过本文的访客还阅读过: 泛论深入乡村改造—清华三农论坛2014年会举
【干部路线教育实际】教导研讨院召开党的大
图为德国亚琛产业大学Bohn教学作为本国专家
&ldquo
相关热词搜索:
清华营销管理
追索中华文化的根脉——记“清华简”研讨维护团队 - 清华大学新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