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旧事的中国记述 - 清华大学消息网
2014-06-14 21:20 来源:http://www.ceo315.org/ 阅读: 次然而,既然现在连“良史”本身都不存在了,那些想要为非作歹的人,也就更加胡作非为了。比路易十五那句“我死后,管他洪水滔天”更为可怕的是,眼下就连“死后”也都再没有人觉得害怕了,因为索性再没有史家们去秉笔直书了,而且人们也干脆不再阅读历史了。
更加讥讽的是,在解构掉了史学的主流之后,反而是曾被儒家强力压抑的、以往不能登堂入室的“佞史”传统,倒在官僚统治的现代社会遍地开花了。回顾起来,沉迷在经学诠释中的历代学者,早就借着对于所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的说明,而指出了这种“小传统”的暗中存在:
那是将来人们注视的眼睛。
正因为这样,当今的中国史学家们,也都罕有那种奋勇的担负了。我反而时常痛心地看到,那些研究中国经学史的人,可以比朱熹还更明白历史的细节,然而这些从业者的均匀道德水准,即使以较为委婉的口吻来表述,也相对不会高于一般的庶民。
(作者系清华大学传授、国学研究院副院长)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皇帝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孟子·滕文公下》)
与此同时,想一想孔子、司马迁和司马光,我们又可以知道,中国的文化传统相称地不同于希腊,在其内部的诸学问分野,并不是在互相争执与贬损,反而常常要由四部之间(经史子集)来彼此补充。
这种把对于往事的记述看得“惟此为大”的传统,一直在中国文明的进程中传递和延续下来
可实际上,假如再度回到露丝·本尼迪克特的前述态度,我们并不难发明,其实任何模式的人类文明——当然也包含迷信的西方文明——都会有本人的难以自发到的“文化前懂得”,都有它们掩藏在基础学识之下的地平线。
对于这一点,即使到了中国文明已在崩溃的时代,我们也还能从早期清华国学院的老师构成中看出来——它那驰名中外的“五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李济),虽然其知识面都非常广博,但其中为主的都还是以史大名家的。
“三代以上之为史,与三代以下之为史,其同异之故可知也。三代以上,记注有成法,而撰述无定名;三代以下,撰述有定名,而记注无成法。夫记注无成法,则取材也难;撰述有定名,则成书也易。成书易,则文胜质矣。取材难,则伪乱真矣。伪乱真而文胜质,史学不亡而亡矣。良史之才,间世一出,补偏救弊,惫且不支。非后人学识不如前人,《周官》之法亡,而《尚书》之教绝,其势不得不然也。”(章学诚:《文史通义》)
事实上,那些被孔子深度厌恶的“巧言令色”的佞史,向来都比胆识具备的令人钦敬的良史更容易谬种传播,因此也更轻易构成气象。于是长期以来,他们总是可以提供大部头的史籍来掩饰太平,总是可以供给最琐碎的断烂朝报来堆满书架,总是可以提供无厘头的野史掌故来充满巷议,总是可以反复炒作旧芝麻陈谷子来为传媒补白……然而,他们到头来也总是逃不脱这样的不治之症:无论如何也提不出任何独立的识断、断定与决定。而由此一来,这群人简直就把整个历史学科都给花费和透支掉了,也就是说,他们既已向当朝的显贵证明了,历史编辑对于任何分歧理的东西都是有利无害的,其实也就向后世的子孙证实了,历史编纂对于任何严正的精神事业都是毫无意义的!
有意思的是,大略恰是为了湔雪这种“国耻”,还专门在这么一个现时代,在位于中国境内的西藏,挖掘出举世最长的中国史诗——《格萨尔王》。
由此,也就想到了露丝·本尼迪克特的“文化绝对主义”——无论她的详细论点如何受到学术史的洗汰,然而她那种富含同等精神的方式革新,都从未显得过期。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这就不光是矫枉过正的问题了,这是完整发展到事件的背面了!原来,人们是嫌古代的史学还不够“求是”和“求真”,才动议要向西方史学学习的。可他们万万不想到,现在这种学习的成果却是,反而损失了做学问的道义条件,沦落到了各种为所欲为的文字游戏中。
到了现在,我们的史学倒是越来越科学化、知识化、系统化了。只可惜,在以个人为翻新本位的西式专利轨制下,由于各种各样的身外之物的诱惑,以致种种处心积虑的“反弹琵琶”,简直已是层出不穷和怪罪不怪,从而使得史学不仅不再能倚靠经学,反而往往更加雷同于文学。
另一方面,正由于有了“《诗》亡然后《春秋》作”的道义出发点,有了圣人训诫的谆谆教诲,又使得中国的那些史家们,即使身在官场甚至宫中,也仍旧相称程度地保留了“秉笔直书”的史德。在这方面,正如人们所长期熟知和传诵的,呈现过很多非常感人的好汉故事。
这也就意味着,“史”这个字在这里指称的,当然不会是能写出《春秋》的“良史”,而是在此之前未然广泛腐化的、正分工主持着文书的“祝史”,或者被孔子所深度讨厌的、只会“巧言令色”的“佞史”。对于这种社会的分化,章学诚的表述虽然不同,但也有大抵好像的阐述:
尤其是,如果斟酌到路径依附的问题,由于对于往事的记述,在中国文明的特有结构与文化心理中,原本占领着更为重要的地位,那么,由此带来的文化杂乱与失序,也就意味着更加深重的问题——由于“史教”的衰微,这个文明正遭受到异常独特的重大危机。
因为“史教”的衰微,这个文化正遭碰到十分奇特的重大危机
齐景公有马千驷,逝世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论语·季氏》)
所以,如果我们还保有对于异在文明的敏感,尚未被近代以来的西方冲击所全然同化,那么我们就不妨说,在古希腊的文化发展过程中,之所以有传统上所谓的“文学年代”和“哲学年代”等等,其底层的原因就在于,文学、哲学和史学各科,一直都在相争与角力。
然而这种情形,对于同样处在“轴心时代”的中国人来说,却完全是不可设想的。无论如何,史家在中国文明中的地位,显然都是相对更高的、不受争议的;而他们所代表的那种知识类型,也是所有学者都必须具备的。
然而,如果把思维解放一下,反而可以转而悟到,不再依附盲诗人的群体传唱来记述往事,正阐明古代中国早在往事记述方面,有了更加个性化的、从而更加发达的写作方法。也正是这一点,才使得史学在中国社会的权重更大。
对于往事的中国记述
也正因为这样,所谓“刚日读经,柔日读史”,才会成为士大夫们的标准日常功课。我屡次就此强调指出,这种分为“四部”的知识,更像一个人的五腑六脏,根本就不容割裂式的分工。所以,经学和史学之间的互动与增进,即既从过去的往事中找出道德教训,又基于纲常伦理来反思既往历史,从来都是最典型和常见的中国浏览心态。
出于同样的心理原因,基本的史实,作为一种共通的经验,作为一种认同的基础、一种诵念的常项、一种标准的记忆,也并不需要过于别具匠心的、作为个人专利的刻意“立异”。所以,如果有人执意去做“翻案文章”,这种小知间间地耍“小聪慧”,绝对会被具有古风的史家们所嫌弃。
这样一来,历史学家们,也就从最值得尊敬的、代表文明高度的人,一下子改变成了最可有可无的、基本不值一提的人了。这也就是陈寅恪所代表的那种气节和睦度,为什么突然显得如此遥不可及的起因。
只可惜,又显得相当吊诡的是,这些人所表现出的学术水准,也大多只是业余的。所以,那些受过更加严厉训练的——其中当然已包括西学的练习——所谓“学院派”的史学家们,又往往不大能看得起他们。
公平而平心肠说,中国的史学传统本身,本来当然既有优良的、需要保留的一面,也有不好的、须要改良的一面。而纵横交错的是,我们现在当然也向西方学界请教了一些值得学习的货色,不外与此同时,我们也把自家本来较有价值的东西,给心怀鄙夷地自强不息掉了。
既然只剩下“卑劣是卑鄙者的通行证”了,那就索性借着这一肚子的下贱去畅通无阻吧——这就是当今中国的主流风习!
由此可知,虽然此前早已有了这方面的从业者,但由《春秋》所代表的史学改革,依然是无比要害的转折——无论孟子“《诗》亡然后《春秋》作”的说法,是否确切是于史有征的,总之都因其演成了儒家的尺度说法,所甚至少在后代的沿革中,对于中国的史学起到了症结的型塑作用。
这种尊重史学的文化心理,作为一种必备的文化涵养,当然也同样传递给了后来的统治者,对此只有看看范祖禹的《帝学》,就可以获得笃定的了解。而由此就更反过来保障了中国历代史官的高尚地位,从来都跟西方历史学家的地位完全不同。
比如,所谓“古史辨派”在现代中国的崛起,以及它所带来的对于传世史料的局外人般的猜忌,就是西方的“科学史学”投向中国的强烈暗影。再比如,所谓“整顿国故”的无谓学术尽力,也无非是要尽量抚平中国文化胆敢跟西方的任何疏离与不同。在胡适看来,那无非是把这样一堆只有文物价值的死物,统统收拾和收纳到他所带来的西方知识系统的抽屉里。
起源:中国青年报 2014-1-15 刘东
在这个意义上,由于都是从“六艺”或“六经”传递下来,就像本于《诗经》的后世“诗教”一样,这种本于《春秋》而发展到后世的史学,也应当被视为一种中国特有的“史教”,也就是说,它曾表现为任何寻常士子的日常作业,而且人们是否对它进行重复的复习,也曾形成文明是否畸形延续下去的关键。
与之相反,倒是在狭窄的民间社会,还有些以业余兴致来记述往事的人。也反而倒是他们,还更多地保存了以往那种史家的作风,比方从老年人写作的回想录,到记者们写作的历史演义,从已有的历史杂志,到新创的网络刊物。
新的转折和闪闪星辰,
“史,掌文书,多闻习事,而诚或不足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的确不错,从李济的挖掘工作开始,中国新兴的考古学家们,就总是需要将考古学验证于传世的材料。这种所谓“二重史证”的办法,好像属于本土学者的“科学”。然而转过来想想,在对特洛伊的古迹进行有名的发掘之前,西方的考古学家及其援助人,不也是先受到了荷马史诗的导引和煽动么?
对于道义和价值的深切关怀,对于历史责任的牢牢铭记,贯穿始终地成为这种独特史学的典型特征
“纯朴赛过文采,则像一乡野人。文采赛过了浮华,则像庙里的祝官(或衙门里的文书员)。”(钱穆:《论语新解》)
所以说,下一位陈寅恪、下一位欧阳修或司马光,乃至下一位孔夫子,才是应该被咱们着急等候的、真正存在文明聚敛意思的“良史”。
……
由此,基于比较文学的警戒目光,还确实不能把古代中国的史部文化,径直地等同于西方的history。或者可以不太准确地说,在人类知识谱系的钟摆架上,“史部”曾经在中国更靠近于人文一极,而history在西方曾经更凑近于科学一极?要不就罗唆这么说,史部在传统中国的文化中,重要地还不是一个知识系统,而属于一个价值系统?
最恐怖的是,就连良多研究者自己,也长短常坦然地、不以为耻地、自觉被迫地,以此来游戏人生和游戏文字。而这样一来,中国人愿望取法西学而失掉的“提高”,也就忽然变得已是事与愿违了。
可真正的麻烦和烦扰却是,由于西方不堪一击般的冲击,大多数中国学者在研究方法上,也都欣怅然地“自我殖民化”了——西方文明长期以来太过强势,以至于某些来自外部的方法与视角,也在宏大的压强下移入了我们文明的内部,甚至竟完全压倒了内部的声音。比如最近,人们对于某些字面上的相同,投以了普遍而持续的关注;然而,除了这种较易辨别的剽窃之外,其实更足以覆灭海内学术界的,恐怕还不是单纯字面上的抄袭,而是对于来自外部的“问题意识”的、不足与外人性的拷贝。
当下中国学界须小心某种“汉学心态”
这种本于《春秋》而发展到后世的史学,应当被视为一种中国特有的“史教”——教化之“教”,而非宗教之“教”
“策祝文胜质,则礼所讥失其义、陈其数是也。史官文胜质,则当时纪载或讥为虚夸者,是也。”(刘宝楠:《论语正义》)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我们再看看素为历代士夫所重的官修正史,再回忆一下它的俨然编修进程,也同样可以晓得,这种把对于往事的记述看得“惟此为大”的传统,确实是始终在中国文明的过程中传递和连续了下来。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那么与此相应,固然同样都在记述旧事,然而文化记忆这件事自身,在中国文明的构造中,却是由具备不同位置的社会精英所承当的,由此它的地位也要显赫得多,被重视得多。
未几前看到台大的叶国良教学在讲,他们那边当初的学者们只敢循着知识性的立法,去探讨古代人物和材料的真伪、时期等问题,而不敢再随方便用传世资料去立论,也看不到在传世文献与传世文献之间,实在也能够进行彼此之间的互证。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就不妨说,实则此后的中国历史,就是在以一种“向后回溯”的名义情势,来独顺便开展其向前的瞻望,和开拓其发展的门路。它很有理由地认为,要是没有对于原初人类生涯状态的幻想假设,也就失去了让后世复归于此的压服力。
而与此相应,我也不去讳言,中国大陆在改造开放当前,也更加进入了史学的“古代化”时代。针对着这种压倒性影响的负面效应,有必要提出忠告:千万不要把美国汉学学得“太像”了——尤其是那些正在构思博士论文的年青人,现在竟连题目的句式都设计得几乎是一模一样。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苏源熙(Haun Saussy)近来冷然向我提出的问题,即中国历史写作如何不同于西方历史写作的问题,看来大体上还属于美国式的“平行比拟”的问题。我胡乱地、未加验证地料想,他或许还是在冒着某种“比较的危险”,要从这个遥远的、孤离的文化传统中,找到一个足认为其本国史学所鉴戒的参照系吧?
而惋惜的是,作为受到了他所属的那个传统之强烈冲击的现代中国人,我所看到确当今文明间的借鉴或传布,却主要表示为单方向的和压倒性的,也即主要是由“进步的”西方史学来冲击“落伍的”中国史学,所以,我反而更偏向于应用“影响研讨”的思路,去历史地考核和追踪自家传统的“失踪”问题。
同样地,现在再来读早期北岛最著名的那首诗,也会读到对于历史的这种敬畏,那是中国人在失望状况下的最后盼望:
回想起来,从前时代的中国人,哪怕是他们旁边的史家,对于历史的懂得也是管窥式的、散点式的、不无含混的,而缺少西方式的知识系统。正是这种显明的缺点,说服了包括梁启超等人在内的学者,清华大学总裁研修,必需要从西方那里吸取史学的养分。
但无论如何,儒家当时对于历史叙事的凸起的道德关心,却开辟了记述往事的新型流派乃至主流流派,从而决议性地构成了中国史学的主要底色。
只有在这样的基本上,像赵翼《廿二史记》那样的出色点评,作为一种个人的读史心得,才具有一种弥补的主要性。此外,无论施展了多少个人特点,既然是立意要来“秉笔挺书”,就不能过火地掩罪藏恶,于是在中国的史学中,就贯衣着一种朴实的“求是”精神,而正由于此,这种史家笔法仍是和“文学”笔法,截然地拉开了心理间隔。
当然也无可否定,西方史学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系统,素来都有它值得学习的一面,包括晚近以来的仿佛特别走红的寰球史、环境史、妇女史等等,我今后还会判若两人地,持续主持这方面的先容与引进。只是,这种跨文化的学习,又不能是失去主体性的,和矫枉过正的。
当然要留神,在这种意义上,这种“史教”中的“教”字,毋宁说就更倾向于所谓“教化”之“教”,而非所谓“宗教”之“教”。也就是说,它反而是充斥历史教训的,而不是属于先验世界的;它反而是富于感性精神的,而不是属于专断信奉的;它反而是记述世间事务的,而不是去狂想化外之域的。
由此,一个相干的要点也就在于,也正是借助于这种朴素的信任,这种普遍的认同,这种连续的传习,中国史家对于往事的、具有某种朴素断定性的记述,才反而会作为一种“替换”手腕,具有了“史诗”般的文化功效,给全部民族留下了集体的记忆。
让我们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谈起。作为一个“爱智者”,他虽然淡化了其老师柏拉图对于诗人的恼怒与藐视,却仍在这本书中排出了“哲学强于文学、文学强于史学”的知识等级序列。
进一步说,既然是“《诗》亡而后《年龄》作”,那么进行“作《春秋》”这样的踊跃主体运动,也就取得了其先入为主的目标和念头。也就是说,人们记述、提示和评论往事的根本目的,不可摇动地在于修改和扳回尔后的历史轨迹,使之逐步返回到那个足以发生“思天真”的《诗经》的浑厚年代,这也就是所谓有着“王者之迹”的“三代”。
由此,就可以顺便廓清一个由来已久的曲解了。自从中西文化在近代碰撞以来,人们便一直循着“种加属差”的定义规矩,来寻找某种导致中国“落后”的肇因。而这样一来,跟没有“悲剧”的文体大体雷同,人们也一直在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没有荷马式的“史诗”体裁,而深深地引以为耻。
对于这一点,如果那些有考古癖的还原主义者,此刻又想科学地来“古史辨”一把,那是根本没有用武之地的——就算这个理想化的“三代”,是被前人虚构地空想出来的,然而对于后人来说,他们对于“三代”的一直热情怀想,却也是事实存在和确实无疑的。
崇高是高贵者的墓志铭。
正是基于它的高蹈于众的地位,我们才干领悟到,为什么孔子又会说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彬彬有礼,然后君子(《论语·雍也》)”。事实上,孔子这里所应用的、和“野”相对的那“史”字,首先都不是在描摹某种状态,而是在描绘某种社会分工。也就是说,它们的原初意义应当更为生鲜,是在切实地指谓某类实存的对象,并不能跟现代汉语中分工明白的形容词直接划上等号。我感到,只有在明确了这一层之后,我们才有可能进一步领悟到,其实除掉上面提到的第一重关系——即“文”与“质”之间的关系之外,孔子这句话还波及了另一重关联,即在“野(人)”和“(祝)史”乃至“正人”这三个群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作为华夏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而到达的最顶峰,这一点也天经地义地,在一个被称作“儒者统治”的高峰朝代,要表现为光辉的宋代史学的基本特色。也正因为这样,这种宋代史学的基本倾向,也就同样要理所当然地,被陈寅恪的史学实际继续下来。
与之对应,倒是台湾民间的学术界,特殊是在某些边沿的哲学系里,反而产生了更有活气的新儒家。甚至,即便是在现在的台湾,也往往是大学里的文学系里,反而更多地保留了略微原样点儿的国学。
话虽如此,却正如李零曾经在《中国学术》上所转述的,他们竟连中国史家的“二重史证”也看不大上,而只信任必定是零碎粉碎的、看似科学的考古学讲演,由此就批驳王国维是把“大坛子”装进了“小坛子”里边。然而我就不信,西方人岂非只靠鸡零狗碎的考古学材料,就能拼凑起自家文明的古史图谱么?
“秉笔直书”的道义冲动,不应被徒具表面的学术外衣所抑制
更加要命的是,晚近以来,在科技官僚的外行压力下,在“世界一流大学”的空泛引诱下,西方史学所带来的那种形式公道性,也已成为各种社科基金的主要考察指标,而在这种徒具表面的学术外衣之下,所谓“秉笔直书”的道义激动,反而更加要被克制住了——否则岂有得到同意立项的可能?
当然这并不是说,在写作《春秋》之前,神州就没有对于往事的记述了,相反,这种工作在此前也是由来已久的。好比,李泽厚就曾撰文以为,当时的史官这个职业,是从再往前的巫师那里演变而来的。
尽管在运用像“文学”、“哲学”这类产生于文明间的“洋泾浜术语”时,需要特别警惕,但我们眼下可以权且假设一下,如果在古代中国确实有过“文学”和“史学”的话,那么,对应着古希腊从“迷索思”向“逻格斯”的过渡、或者对应着它从“文学年代”向“哲学年代”的过渡,在中国这边的相应知识类型分化或发展,就应当是孟子所说的“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孟子·离娄下》)”。
也就是说,只管中国并无宗教式的精力状态,但正因为“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史学才使得人们对身后,也有了同样的关心和惕惧——而中国式的、拥有人格品德的伦理道德,很大水平上就附丽于此。
正由于这样,我们才会趁势看到,对于道义和价值的深切关怀,对于人物操行的评判臧否,对于历史义务的紧紧铭刻,也就贯串始终地成为这种独特史学的典范特点。
从这样的立场革新动身,我们就可以推导出,对于处于不同“文化模式”的人类部落而言,“记述往事”这样一件文化工作,尽管从来都属不可缺乏,但其意义也是不可通分的,而它们经过源头流过来的河床,也是天壤之别的。
就中国与西方的不同史祖传统而言,扼要一点儿说,它们一个是来自《尚书》和孔夫子、司马迁和司马光,另一个则是来自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吉本跟兰克。
这就是我经常揭穿的、眼下在中国学界竟也常见的“汉学心态”。无巧不巧的映射则在于:中国现代史学的主流,由于胡适和史语所盘踞了主要的资源,也就老是显得洋派十足;而与之相应,由费正清开辟的美国汉学,其主要的存在形态也偏偏正是历史学。这就使得前者在知识的样态上,倒很像是美国汉学的回声或支部;而且,他们到了台湾以后就更像,而且是越来越像。
底本,“国学”与“汉学”应当是并破的两造。中国人虽久有自家的以“经史子集”分类的学识,但倘非在近代察觉别家也有自成谱系的知识,“国学”二字便绝无提出的必要。在此意义上,“国学”从一开端便是作为“不齐备”的看待物问世的,象征着国人已意识到从未将天下学识“尽入彀中”。如斯,“国学”在实质上不仅不排挤属于外缘常识体系的“汉学”,还深信凡“傍观”者必有其“清”的一面。
相关的主题文章:- 十年,清华大学教导扶贫160万人次 - 清华大学消息网
- 从清华学子到陆战硬汉 - 清华大学消息网
- 从清华学子到海上蛟龙 - 清华大学消息网
- 今天,咱们应当怎么谈文明? - 清华大学消息网
- 我国治理会计研讨与国际通例的差距
- 我国治理会计利用问题研讨
- 对治理会计的两个评估
- 对治理会计师的职能及综合素质的意识
阅读过本文的访客还阅读过: 清华招生“有减有加”可喜可嘉
清华大学原美术学院院长王明旨景致画展亮相
高校期末考题 采访城管执法
院士也“追星”
清华大学Nature子刊发表新结果
刘延东探访有名物理学家杨振宁
习近平返校
两院院士吴良镛:“千城一面”戕害“中国精
在社会这所大学中持续磨难成长
编制&ldquo
相关热词搜索:
清华大学总裁研
对旧事的中国记述 - 清华大学消息网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