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一身三院士 一肩挑三职
2015-04-22 12:25 来源:http://www.ceo315.org/ 阅读: 次
今年48岁的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可谓功成名就——
他是全球知名的结构生物学家,在细胞凋亡、大分子机器、膜蛋白研究领域国际领先,曾获国际赛克勒生物物理学奖、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谈家祯生命科学终身成就奖、瑞典皇家科学院爱明诺夫奖等多个国内外大奖;
他除了“一身三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还“一肩挑三职”——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校长助理、北京市卫计委副主任(挂职)。
然而,功成名就的施一公并没有丝毫懈怠。他几乎没有周末和节假日,每天早晨6点半起床、晚上12点之后睡觉,平均睡眠时间只有6小时。
即便如此,他对自己还是不满意:“总感觉时间不够用、力不从心,无论是科研、教学,总感觉做得不够好。”
工作近乎“疯狂”
科学研究永无止境,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008年2月全职回国前,施一公已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被誉为国际生物学界冉冉升起的“学术明星”。回国之后,他比从前更加努力,每天两点一线,平均睡眠时间不到5个小时,工作近乎“疯狂”。
施一公对咖啡敏感,喝完后就心跳加速,所以在美国时从不喝咖啡。回国后为了提神,他开始喝咖啡,最初喝半杯,后来喝一杯,最后喝到三杯。
他每天深夜1点才从实验室回家,由于精神还处在亢奋状态,要到两三点才能入睡。这一状态一直延续到2012年3月14号。“那天上午我突然感觉特别不好,测心跳只有40下左右。”经过半年多的治疗休养,他的身体逐渐康复。之后,他开始试着改变作息时间,每天早睡早起。
“我现在每天能睡6个小时,比以前多多了。”施一公对此很满足。
超常的付出,换来了不俗的成果。从2009年至今,施一公已在《细胞》《自然》《科学》世界三大顶级刊物(简称CNS)上发表论文17篇,获得多项重大突破。他在多个生物学领域的新发现,为开发新型抗癌、预防老年痴呆的药物提供了重要线索。2014年3月,凭借“运用X—射线晶体学手段在细胞凋亡研究领域做出的开拓性贡献”,他荣获瑞典皇家学院颁发的爱明诺夫奖,这是该奖自1979年设立以来第一次颁给中国科学家。
面对殊荣,他说:“获奖对我个人没什么特别影响,依然会全力以赴做好科研。”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大年三十、羊年春节,他和往常一样,在实验室里度过。
最近,施一公正利用出差的间隙赶写新的学术论文。“从去年底到现在,我们又取得了三个‘含金量’很大的重要突破,感觉比过去的成果价值都大。”
阅读过本文的访客还阅读过: 重汽第三期清华大学“新能源﹒智能化”高级
河北省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高级研修班在清华
第三期清华大学—安顺市企业家成长工程研修
清华大学举办江苏省中小企业产业发展(食品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西部医院管理研修
探秘清华总裁班邵明宇教授的品牌魔方?
杨智华新英盟创始人清华大学总裁班演讲
清华大学厦门中小企业总裁班同学走进象多多
军事职业教育在线课程建设骨干研修班在清华
百人会·清华大学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层研修班
相关热词搜索:
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一身三院士 一肩挑三职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