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心有多静 舞台就有多大??访哈佛大学毕生教学林希虹 /
2015-01-04 06:30 来源:http://www.ceo315.org/ 阅读: 次 林希虹教学1984年进入清华数学系攻读学士学位,后出国留学任教至今。2005年从美国密歇根大学转到哈佛大学任生物统计系正传授,在半参数回归模型和生物统计领域卓有建树。她是生物统计学领域的领军人之一,是该学术领域中心期刊的总编纂;她是一位孜孜以求的学者,也是一位不厌其烦的师者;她是一位贤惠的妻子,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作为一名海外成功的女学者,她是如何在众多身份的转换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目的?又是如何在众角色的和谐均衡中寻求极致?让咱们一起走近林希虹,凝听这位成功女性的智慧心语。
初见林教授,淡色的衬衫、深黑的长裤,朴实的着装披发着平和的气质;平易的笑颜、深奥的眼睛,纯朴中吐露着智慧的气味。雀跃中不失老练,俭朴中不乏智慧,一场一问一答的对话就这样在平和宽松的气氛中延开展来。
记者:您在清华本科的学习中播种最大的是什么?它对您人生、事业发生了哪些影响?
林:受益最大的是清华的学风踏实、朴素、静心学习。我后来选择了做学术的途径;它须要刻苦、耐烦、耐得住寂寞。清华给予我的静心学习的品质,让我在自己感兴趣的学术领域静心做事。
数学系的陈省身老学长也曾说过:“一个人毕生中的时光是个常数,能集中精神做好一件事已经很不易,多一些安静,比什么都主要。”
记者:你在生物统计学范畴卓有成就。要想成为一个胜利的学者应具备哪些素质跟品德?
林:静心肠做事件,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不仅是语言层面上的,更重要的是如何有效地抒发自己的观点,让自己的研究结果被同行所了解。
记者:对照美国的教导体系,您对有志于从事学术的海内学生有哪些提议?
林:国内学生基本扎实,善于测验;但绝对而言,缺少做研究的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国内大学的硬件设施逐渐改良,但还应在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高低工夫。通过研究来学习,一直地发明新问题,带着兴趣去剖析解决问题。参与到一个名目中去,从头到尾休会过程本身带来的乐趣。不局限于书本知识,不科学权威,敢于表白自己的观点和学科的威望交换观点。还要多做一些presentation, 培养自己的报告能力。
记者:国外大学筛选学生的尺度是什么?有志于出国留学的同学应当留神哪些方面呢?
林:美国大学在挑拣国内的学生时重要看重:四年高中的考试成绩,领导能力,个性化的特长,社会服务能力。这也是哈佛大学录取学生的标准,它的录取率是11%,比美国其它大学更picky一些。美国学生常常组织研讨会,自己去邀请主讲人,与主讲人交流,组织会议的过程中他们就能学习到一些领导能力。哈佛学生的研究能力、领导能力、presentation的能力较强。
中国的学生除了学习专业常识外,能够踊跃参加一些社会工作,最好和自己的专业相干,造就自己的研讨才能。介入组织学术研究会,培育自己的引导力、组织力和沟通能力,不仅要全面发展,还要有本人奇特的处所。
记者:当初学术界风行“Publish or Perish?”的说法,您是怎么对待这种为发表文章而学术的景象?
林:发表论文得到同行的认可,无可非议。但假如仅为了发表而写作就很“miserable”。
国内器重教授的论文数目,国外重视教授论文的品质,在“SCIENCE”或“NATURE”上发表一篇好,还是在一些小刊物上发表10篇的好?可想而知。做学术是由于喜欢学术,喜欢研究的进程,喜欢摸索问题的乐趣,清华大学总裁培训班,喜欢与人分享观点的喜悦。为了外在的目标而做事,自身是不快活的,同时也会限度本身能力的施展。
记者:作为一名女学者,您是怎么调和工作、事业、家庭之间的关联的?
林:女性在社会上象征着更多的义务,表演着多重角色,怎样才干高效力的平衡好工作、生涯和事业之间的关系呢?我感到只有你在斗争的过程中感想到快乐,用温和的心情来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时,我们做事情的感触是十分美妙的,不是我不得不做,而是我愿意做。(It’s not what I have to do, but what I want to do.)因为你是发自心坎地酷爱你的研究工作,无论面对什么艰苦,你都会千方百计去解决它。
记者:您如何感性地看待出国的取舍?从您的人生经历中,您对站在挑选的十字路口的同窗如何做好生涯发展规划有哪些倡议和忠告?
林:出国有助于宽阔视线,但不能为了出国而出国。在做出选择之前,要充足地意识自己、懂得环境。不妨平心静气地问自己多少个问题:
What do you like?
What can you do?
Is it possible in reality?
可以问问自己未来是想做学识?仍是想开公司?我自己不爱好公司,我喜欢大学的氛围,这是我自己的抉择。每个人的喜好、专长都不一样。首先,你要明白自己的目标,做好长期的生活计划,不要只图面前的好处;其次,晓得自己的能力和兴致所在;最后,斟酌到实现的可能性和事实的局限性。总之,盼望大家既要志存高远,也要兢兢业业。(Aim high, and do it realistically.)
有句广告语: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在尘嚣急躁、物欲熏心确当今社会,林希虹教授用她“静水流深”的人生哲学为我们展示了不一样的多彩人生。这里没有中流砥柱的喧嚣,不工于心计的追赶,惟有悄悄的流水、睿智的心灵和博大的襟怀,和随之而来的事业成功和幸福人生。
??访哈佛大学终言教授林希虹
学生记者 徐佳君
摘自《清华人》2006年第3期
- 【校友】刘增荣:毕生贡献核事业 /编号:TI4771c
- 【启航】为水利幻想远赴云南 /编号:QM880kD
- 【体育之星】胡凯:淡定从容的“眼镜飞人” /编号:FT759ri
- 【体育之星】孙丹萍:做大众体育的铺路石 /编号:PY387ek
- 【人物】邓伟:追赶太阳的光影 /编号:AG661Rh
- 我国现行分税制的运行、问题及对策倡议/编号:II360Og
- 我国涉外税收政策的调剂取向/编号:PN7720u
- 得失相当/编号:LK544NB
阅读过本文的访客还阅读过: 【特等奖学金】黄成:幻想从助学萌芽 -编号
【人物】张统:向污水亮剑 -编号:EG239Ix
【人物】邵继江:清华本质 -编号:IJ227of
【人物】林乐成:让纤维艺术走向世界 -编号
【人物】余雯:驯服南北极的首位中国学生 -
【人物】邓锋:追寻性命中的北极光 -编号:H
【人物】尹海林:新天津时期的计划局长 -编
【人物】陈巍跟他的三次逾越 -编号:FT821jw
【身边清华人】闫浩:讲台就是我的“舞台”
【特等奖学金】魏鲲鹏:所有从遇见开端 /编
相关热词搜索:
清华大学总裁培
【校友】心有多静 舞台就有多大??访哈佛大学毕生教学林希虹 /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