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汪建松:空间,唤醒感情 /编号:LC221N2
2015-01-03 12:30 来源:http://www.ceo315.org/ 阅读: 次图为汪建松近照。
供稿:美术学院 学生编纂:长 松
图为汪建松的影音厅空间设计草图之一。
图为汪建松的室内设计作品。
汪建松用他曾经实现的锦江会室内设计作品来向我进一步阐明他的设计理念。通过空间档次营造叙事性,通过颜色和肌理创造不同功效区的氛围,通过光影变化打造更加丰富的记忆性。“非物质空间”设计,就是要用各种手腕去创造人对于空间的情感化归属感。一次美好的聚餐过后,人们兴许不会留意墙面的纹理、家具的式样,但能记住那种场景、气氛,和不同光线下领会到的喜怒哀乐的情怀。
非物质空间设计
要诠释这一主题,就要捉住它的文化精华,实在它早已存在于中国跳舞、诗歌、绘画等诸多文学艺术门类之中,构成人们生活中的一局部。当代有名画家吴冠中的水墨作品,表现田埂纵横之景,体现散点构图、计白当黑的文人画传统;中国馆的设计从空间结构、装潢细节、建造肌理乃至场馆标识等,都一脉相承地受此作品的影响。设计团队最终确认的修建屋面俯视图,其屋架走势犬牙交错、富于节奏感。由左至右,体现了设计概念的抽取、求证和实现进程。团队要做的,就是从各类艺术作品中提取和形象出这种美的形式,并将之浮现在场馆的设计中。
开放的空间形式,体现的是一个开放的、友爱的、变更中的中国。汪建松特殊留神到,近一个世纪以来,有着多少千年农业文化积淀的中国春节文化,被数千万华侨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为国际所熟习,中国馆主影厅播放的影像便将以此作为主题。把中国人对于家庭和故土的依恋,酣畅淋漓地体当初“春节”这一特别的节日里。这种情绪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全人类,它不隔膜、最为动听。由汪建松设计的影音厅,将全部中国馆“天地人和”的理念再次带入热潮,为观众带来全新而破体的影音休会。
在更多的时候,室内与室外、建筑与景观的界限已经融化。在汪建松负责设计的首层半开放式餐饮区,参观者枯坐在中国韵味的竹编飞檐下,远眺前方,无边无际的麦田闪烁在地中海的残暴阳光中。它既是室内又是室外、既是建筑又是景观,轻松随便、却能带来丰富而浪漫的感想。
中国馆主影厅的屋顶高挑深奥,隐喻粮仓的空间意境,而层层看台仿似梯田的阡陌纵横。观众入席后,灯光变暗,屋顶的动态影像表现出节气的风波变换,并将光辉逐步引诱致舞台区,一副中国特点的田园画卷渐渐开展。
汪建松说,“良多设计的效果会在不经意之中达到,让环境很舒服、亲热、天然;我自己也想到达这个状况”。汪老师说得最多的两个词,就是“感悟”与“打动”。童年的时间给了他对家乡的迷恋,也在他的心中系了一条红线,使他无论如何飘飞,内心都是笃定的。这种温和的心坎状态,让他的温暖做作流泻,用关心的目光看世界,生活中处处都充斥了激动。
汪建松成长在安徽,徽派文化的传承对他影响深刻。对这片故乡,他有着难舍的情结:“我常常会梦到故乡,梦到我家前面的大树;我坐在高的石头门槛上看天空,看四水归堂的小水池,和池里的小鱼、小乌龟”。对他来说,童年时代对环境的美妙感触,至今仍能带来暖和与慰藉;对于族群而言,维系于原乡的群体记忆,才干构成他们的文化基础。在汪建松的作品中,徽式修筑的因素经常隐含其中。这种难以磨灭的情怀,是“非物质空间”设计的基本所在。
在中国馆的设计理念上,汪建松和创意团队成员达成了共鸣,攻破四平八稳的设计套路,创造出更为开放、更具活气的空间,做“场域化的设计”。中国馆的“场域设计”理念以空间的起伏曲折影响穿行其间的参观者的感触;建筑体的下方是通透的,麦田穿透建筑、一马平川,既消解了建筑的孤立性,也加强了空间的同一、延续和张力感。
图为影音厅为终极后果图。
在为高年级开设的《展示设计》和《综合设计》课程上,近三年来,汪建松延续着一个教学主题,即要求学生以一类他们所懂得和感兴致的、作为历史遗存的非物质文化景象为表现对象,设计一个展现空间。在寰球化的时期里,生活方式阅历着前所未有的变更。诞生在城市的年青人,在原乡的灭亡、传统的贫乏和花费文化的浪潮里长大,高楼、公路和连锁商店,构成他们生涯中最常见的景观。但地区感越是消隐,就越在当代设计中被强调、凸显;传统越是易于消失,就越能激发人们心中遥远的原乡情怀。这样的标题使学生不得不回首思考传统生活积淀下来的非物质文化因素,并对这种文化形态进行当代的批评和诠释,清华大学智慧女性,使它有可能从新进入咱们的生活中。
——专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副教学汪建松
他的设计用空间感动人,让情感和记忆自然产生……
学生通信员 相宛升
作为米兰世博会中国馆投标设计中心团队中的一员,汪建松的早期工作与团队合作密不可分。回想设计之初,超出专业的界线,核心创意团队独特从哲学、文明、美学等多个角度寻找灵感,对中国馆的设计方向进行宏观定位,断定了“天地人跟”这一既承载着丰盛中国哲学内涵、又与农业非亲非故的主题。
师与生
图为学生作品《围城》。
“非物质空间发明”也是汪建松教学中的要害词。讲课时,他领导学生们挖掘“空间”的丰富表现力,并关注身边的天然与社会、做熨帖人心的设计。
(清华消息网6月18日电)
图为学生作品《约束》。
图为2015世博会中国馆建筑效果图。
他是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国度馆投标设计核心团队成员,室内设计总负责人。参加中国馆的建筑、景观、室内及展陈的一体化设计,完成包含序厅、影音厅、贵宾厅、宴会厅及餐饮区等主要空间的室内综合设计。
汪建松面目舒朗、仪容堂堂,是个微笑的交谈者。开了一下战书的会,他的声音固然有些疲乏和嘶哑,但仍平和而平易。他擅长在生活中营造一种恬静的氛围,这同样也体现在他的设计之中。
在环艺系开设的专业基本课《空间概念设计》课里,汪建松请求学生以“空间的粒子”为主题,设计一个具备封锁、半关闭和开放三种状态的空间,并理想本人像尘埃、光线微风一样在其中浪荡。一件作品尤令他印象深入:在他的领导下,学生受《围城》这部小说的启示,以镂空方块与半透明塑料板为元素形成一座“迷城”,让外面的粒子想进来、里面的粒子想出去,人与空间在空想中造成巧妙的流动关联。从一件小习作,足见空间语言的丰硕性:它能以蕴藉的方法表现庞杂社会关系、带来强烈的空间张力。在两种材质夹成的空间里,透过白纸板上的方口,光芒朦胧投入、显得温顺而神秘,吸引粒子的进入;方口衔接着方形纸管,使粒子易于漂入;进入内部后,纸管和半透明塑料板之间构成了一个逼仄、压制的空间,粒子迷失其中,却难以逃逸。
汪建松,1971年4月出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副传授。 1992年毕业于原中心工艺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获学士学位;1996年提升讲师,并加入研讨生班,1998年取得等同学历;2005年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交换学习;2014年9月将开端攻读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学位。他屡获全国室内设计博览会及“中国室内设计大展”个人、集体金、银、铜奖;出版多部专业著述及教学视频,获国家级、市级教学结果奖,校优良教材奖。2011年获“百名优秀设计师”名称(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授予),2014年作品入选年度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
空间,唤醒情感
开放的中国馆
学生设计时往往轻易着重形式、急于表现作风,创造出大而空的作品。在基础课程里,汪建松引导学生们从身边寻找感悟、从社会获取反馈,先感动自己,再通过技巧出现的方式沾染别人。在为一年级服装专业开设的《三维造型设计》课上,他要求学生从生活中的感动动身,寻找尺度化、可复制的基础造型结构,并连接成大的结构体穿着在身上。一位学生以傍晚下的城市掠影为灵感,创作了“束缚”系列作品。他提掏出城市的刚硬轮廓,用PPC塑料管做骨架,组合出一个妨碍人举动的安装穿在脚上,使穿戴者只能在束缚中艰巨前进。汪建松的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思考,他盼望听到同窗的声音、了解他们的主意,并在适应他们各自秉性的基础上恰当指引。他说,“技术和教训必不可缺,但首先要有人文的精神,这能力打动人群。”
汪建松从事教养和设计的二十年,也是中国设计飞速发展的二十年。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室内设计深受西方后古代主义设计思潮的影响,对造型和情势的寻求成为主流;直至本日,这一潜流仍影响着大量中国设计师。工作早期,汪建松的设计思维也曾裹挟其中,但他很快跳脱出来,把关注点放在空间计划和意境表示上。用他的话来说,就是“非物质空间”设计。从“物质”的角度看设计,它不可防止地存在时光性、难以永久传承。但非物资的货色停留在精力层面,它影响人的感情、并在记忆中连续。
图为中国馆首层半开放式餐饮区设计效果图。
图为吴冠中水墨作品以及从中抽取的展馆构造设计。
相关的主题文章:- 【人物】王之纲:工科男的艺术梦 /编号:YX170IU
- 【党员风度】胡鞍钢:赤忱为国为民 耻辱育人育才 /编号:RF8726B
- 【党员风度】周羽:轨制翻新促党建 真情实意聚人心 /编号:WL8859
- 【党员风度】孙洪枫:将党旗下的誓言印刻心中 /编号:BK42327
- 【人物】顾欣:以理求善 以简求美 /编号:SD068YD
- 【党员风度】张建民:石如人生 不忘初心 /编号:MM265nQ
- 【人物】崔笑声:偶闻设计声 谈笑无还期 /编号:KN538ne
- 参加WTO后的中国农业维护与税收政策/编号:ZD533Su
阅读过本文的访客还阅读过: 程京:从“怪样子”到高精尖人才 /编号:NK9
相关热词搜索:
清华大学智慧女
【人物】汪建松:空间,唤醒感情 /编号:LC221N2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