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革专题
2014-04-06 13:42 来源:http://www.ceo315.org/ 阅读: 次培训背景
自2008年以来,为应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各国出台了种种救市方案,中国也依靠海量投资的注入,保持了很高的GDP增长率,被视为率先复苏的典范。但是对中国而言,研判救市措施的利弊得失,不应只着眼于短期绩效,而应有更长远的眼光,观察中国在这次危机中所暴露出的严重内外失衡是否已经获得了改善?其中的关键,在于是不是抓住了危机中趁势改革的“机会窗口”,避免了还是助长了行政干预的常态化倾向。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从近期看,可否顺利抵御系统性风险,规避本丛书编委会主任汤敏教授所说的“黑天鹅”事件?从中长期看,能否通过提高效率解决这一关键问题,为今后保持较为平稳的经济发展势头创造条件?所有这些,都成为一切关心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牵挂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有识之士心头高悬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为学问者,以经世济民为己任,此情此境之下,怎能不忧心忡忡,“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所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古人尚且如此,何况今人?
二十年前,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后,1993年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据此目标制定了经济改革的总体规划,即《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50条”),并从1994年起开始了经济体制的系统改革。再经过1997年中共十五大开启的“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改革,最后在20世纪末宣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来。
不过,这一初步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仍然背负着命令经济的沉重遗产,延续下来就形成了一种“半市场、半统制经济”的过渡性体制格局。这种体制中命令经济遗产正阻碍着中国经济的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进而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一方面,由于政府主导着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导致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难以转型;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对经济的行政干预和对资源的巨大支配权力,产生了普遍的寻租环境,以致腐败迅速蔓延而难以遏制。
这种“半市场、半统制经济”有两种不同的发展前途:一种前途是深化改革,建立法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在规则基础上运行的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另一种前途是强化政府对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的管控,使中国经济堕入国家资本主义甚至权贵资本主义的陷阱。现在有人尽管也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用语,但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所谓“政府驾驭下的市场经济”。从经济学的基本逻辑来讲,市场交换是自主和自由的交换,只有这样的交换才能形成能够反映市场供求的价格,从而有效地配置资源。那么,政府驾驭市场、政府控制价格的经济还能叫做市场经济吗?如果政府凌驾于市场之上,对资源流向起决定作用,就无所谓市场配置资源,也无所谓市场经济体制了。
下一步该怎么走?是沿着完善市场经济的改革道路前行,还是沿着强化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前行?越来越多的学者有了基本共识:继续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民主化的改革道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包容性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光明的未来。
对于近年来社会各界的改革呼声,中共十八大做出了正面回应,宣示“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在经济改革方面,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便“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政治改革方面,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可以说,重启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现在的问题在于怎样落实。落实十八大的决定,需要采取两项重要的步骤:第一,在由下而上的创新的支持下提出各项重点改革方案,进而汇成改革的总体规划和行动纲领;二是在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支持下,坚决克服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特殊既得利益的阻扰,落实各项改革措施。
培训主题:
上篇:国企改革改什么 |
|
第一讲 国企改革路线图 |
第二讲“国进民退”与“国退民进” |
国企改革的真问题 国企改革的三个阶段 竞争性国企如何退出 非竞争性国企如何改革 终极目标:产权到民 |
“国美案例”的启示 “效率”问题的真伪 症结在于“全民化”与“私有化”之困 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 民营企业改革的问题 |
下篇:国企改革怎么改 |
|
第三讲 国企改革,把正确的事做对 |
第四讲 国有垄断企业改革的两大误区 |
国企改革:如何做正确的事 分类管理:如何把正确的事做对 “十二五”规划与国企分类管理 |
国有垄断企业不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垄断企业分配机制不宜“市场化” |
第五讲 “大国资”已经破题 |
第六讲 国企改革需要“顶层设计” |
“大国资”统一监管是必然趋势 “国新”,新在何处 “整合”的目标是“退出” 国有银行业改革的突破口 “文化国企”的定位与监管 |
空谈“主义”只能贻误改革契机 必须“顶层设计”的十大问题 “顶层设计”:最不坏的路径选择 经济学家如何参与“顶层设计” 国企改革如何“顶层设计” |
阅读过本文的访客还阅读过: 公共管理专题
执政能力提升专题
领导力提升专题
党政干部经济管理专题
新闻发言人专题
危机管理与危机公关专题
政府领导者专题
城市发展专题
区域文化资源整合专题
历史文化名城创新发展专题
相关热词搜索:
国有企业改革专题 相关课程